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中新網9月26日電(健康頻道 袁野)今天是世界避孕日,長久以來,性在中國式教育中一直諱莫如深,引導的缺失,讓做人工流產手術的女孩年齡越來越小。21歲,17歲,15歲,14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科副教授王志啟表示,年輕人多為激情性行為,不像已婚女性有相對常規的避孕措施。目前,在各種避孕方式中,常規口服避孕藥避孕效果較為理想且助于保護女性的生育能力。
人流手術產危害大:或造成繼發性不孕
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旨在提高年青人的避孕意識,促進年青人對自己的性行為與生殖健康做出負責任的選擇,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從而促進年青人的生殖健康和性健康。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生命時報主辦、拜耳醫藥保健支持的“中國企業員工健康行•健康領跑2015” 24日走進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科副教授王志啟為學生們做了避孕的科普講座。
據2002年《中國人口年鑒》及《2001年全國計劃生育/生殖健康調查分析報告集》顯示,我國處于20-29歲生育旺盛期的婦女約有1億,其中 27.3% 的婦女做過人流。每年人工流產約有1300萬例次,高發年齡在20-29歲。曾經做過2次以上人工流產的已婚育齡婦女占 38.1%。“現在由于很多人去非正規醫院手術,實際數據要比這個數據嚴重的多” 王志啟對中新網健康頻道表示。
據王志啟介紹,人工流產,特別是短期內多次人工流產,容易引起輸卵管炎、宮頸和宮腔粘連、閉經等,造成繼發性不孕。手術直接的危害表現為術中出血量多,嚴重者可能會因出血過多而導致死亡。此外,手術者還存子宮穿孔的風險,如果不能及早發現和治療,會危及生命。手術后則存感染急性子宮內膜炎風險,治療不及時甚至可發展為敗血癥,盆腔炎等。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曾有一名14歲的女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做引產手術。王志啟解釋,從理論上講,女性月經初潮后就有了受孕可能。而現代人發育越來越早,以前來做人工流產的多是已婚女性,現在越來越多的非婚女性涌入人流大軍。
在中國,人流在計劃生育背景下,是合法和隨意的。而且,對單身女子來說,懷孕后做流產手術幾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不少小醫院或私人診所則把人流手術當做獲利的重要財源。大街小巷,無限擴大宣傳人流的安全性,忽略人流的危害。礙于面子,不少未婚女性不敢到正規的醫院做手術,卻相信那些人流廣告。
王志啟提醒,所謂的無痛人流并非真的無痛,無風險,人工流產后最常見的精神問題是焦慮和藥物濫用。廣告常常吹噓無痛人流的輕松、描述成睡一覺即解決煩惱,卻沒有說出人工流產對身心的各種傷害,比如導致子宮穿孔、出血、感染、宮腔粘連、月經不調等近期并發癥,遠期還可能導致繼發不孕、習慣性流產、早產、胎兒死亡。
單獨固定性伴侶適宜口服常規避孕藥
近年來,女青年首次性行為開始早、多性伴侶比例高、避孕藥具使用率低或使用低效的避孕方法,成為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的主因。如何安全避孕是減少非意愿妊娠、改善女性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王志啟認為,避孕方法有低效、中效、高效之分,為了避免做人工流產讓身心遭受雙重損害,未婚女性要以“高效”為第一目標。
目前常見的避孕方式中,有安全期避孕、體外排精、安全套避孕、緊急避孕藥、宮內節育器、輸卵管/輸精管結扎、常規口服避孕藥等。
不同避孕方式適宜人群不同。安全套因為可以預防艾滋病及其他性病傳播,因此特別適用于沒有固定性伴侶者或可能同時有多個性伴侶者,或者懷疑對方有多個性伴侶者,但是因為安全套避孕效果并非十分可靠,因此很多人除了使用安全套以避免性病感染外,也另外加用其它更可靠的方式(例如:口服避孕藥)來避孕。
緊急避孕藥僅能作為無保護性行為或避孕失敗后的一種補救措施,不可常服!建議緊急避孕藥一年內最好不要超過3次。
常規口服避孕藥適用于單獨的固定性伴侶,不固定性伴侶需與安全套配合使用。
宮內節育器適用于有小孩的婦女或在1年以上時間內不考慮生育的婦女。
結扎適用于有小孩的夫婦,且夫婦雙方確定不再要小孩志愿要求行絕育手術。男性可以行輸精管結扎,女性行輸卵管結扎。
值得一提的是,常規口服避孕藥效果較為理想且能帶來“附加值”。它能減少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發病幾率。口服避孕藥是可靠同時也是一種完全可逆的避孕方法,停藥后即可考慮懷孕,停藥后懷孕對胎兒沒有影響。還可降低盆腔炎、宮外孕,減少宮腔粘連,可調節月經周期,實際上還有助于保護女性的生育能力。(中新網健康頻道)
下一篇:更年期婦女 別急于取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個避孕秘密你“知之不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