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我國人流率居高不下,每年人流在1300萬以上,其中反復人流高達50%,每年暑期都是學生人流高峰。專家指出,各種不負責任的人流廣告的影響,很多青少年更加忽視了人流對于健康和未來家庭的傷害,甚至將人流當做是避孕的手段之一,盲目相信所謂無痛人流,以為人流是小事不傷身。
我國年輕人對待避孕的態度令人堪憂:事前不避孕,事后匆忙補救;缺乏科學的避孕知識等現象普遍存在。與此對應的是,我國人流率居高不下,每年人流在1300萬以上,其中反復人流高達50%,每年暑期都是學生人流高峰。但是,一些婦產科醫生欲開展避孕知識進校園卻不受歡迎,遭遇阻力大。
專家簡介:張帝開,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婦產科臨床與研究近30年,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致力于婦科良惡性腫瘤的規范化的治療、子宮頸癌前病變的預防與合理篩查及管理、子宮內膜癌的預防與處置、卵巢癌的早期診斷以及治療,子宮肌瘤保留子宮等微創治療。
人流新技術的安全性、無痛性都是忽悠人
據全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60%青少年接受婚前性行為,22.4%曾有性行為,有性行為的女孩中21.3%有過懷孕經歷,4.9%人有過多次懷孕經歷。而我國年輕人初次性行為年齡提早,青少年對于避孕知識的匱乏和主動避孕意識的缺位是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應該重視起來的問題。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婦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張帝開教授指出,各種不負責任的人流廣告的影響,很多青少年更加忽視了人流對于健康和未來家庭的傷害,甚至將人流當做是避孕的手段之一,盲目相信所謂無痛人流,以為人流是小事不傷身。
“殊不知,某些醫療機構打著人流新技術,宣傳人流的安全性、無痛性,全都是騙人的。”張帝開教授直言,無痛并非真的一點不痛,只是麻醉藥起作用,藥效過后還是一樣痛。他坦言,在其從醫的26年間,人流技術并無新變化。常規的技術已經足夠滿足人流的需要,正規公立醫院沒有所謂的人流新技術。
常規的人流手術分為負壓吸引術和鉗刮術。負壓吸引術,是醫生用一根金屬吸管放入宮腔內,利用機器產生吸力,吸取宮腔內的孕囊和蛻膜等,俗稱“吸宮”。當吸宮不全或藥流不全時,常常就需要刮宮。人流新技術,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對宮腔的操作。人流手術無論采用什么技術,都會對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影響,感染造成宮腔粘連、輸卵管粘連,最后就不孕。
他提醒,任何人流,都是對女性生育能力的嚴重破壞;避孕,是保護生育能力、減少損害的重要辦法,也是唯一辦法。確實需要人流的女性,建議到正規公立醫院做相關的檢查和治療。
避孕知識進校園阻力大,亟需轉變觀念
由于避孕話題比較敏感,在社會、家庭中羞于交流,導致青少年很難得到父母、老師等正規渠道的教導和幫助,這無疑將有此需要的青少年放任到了無助的境地。大多數學生從黃色網站、電視電影中獲取大量的避孕信息,但信息的科學、權威性有待商榷。
張帝開教授一直致力于避孕知識科普,希望干預學生人流,無奈的是,曾多次主動聯系學校,學校領導卻不要,這都是舊觀念作祟。“不要說中學不讓,就連大學都不讓,避孕知識進校園工作很難開展。”他說,避孕科普關鍵要轉變觀念,預防人流要做好健康教育。
他對于青少年給予幾句忠告:1、如有性行為,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而且要正規避孕,防止意外妊娠從而保護自己的生育能力。2、從我國國情看,年輕人避孕可能更適合口服短效避孕藥。有避孕需求,應該到正規醫院找婦科醫生進行溝通,找到適合自己體質、年齡、避孕需求的個性化避孕方案。(通訊員:簡文楊)
下一篇:停止避孕多久受孕最科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性反復性流產可能是男人惹的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