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目前我國公眾對口服避孕藥的認識存在六大誤區,而這直接導致了人們對口服避孕藥的“不信任”。具體為:
誤區一:口服避孕藥含有激素,長期服會用對人體有害。
大多數人都害怕應用激素。而口服避孕藥恰恰又含有激素,從而導致了人們對口服避孕藥的誤解。但是,口服避孕藥含有的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不能跟糖皮質類激素等混為一談,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激素。許多研究表明,只要服務對象仍需要避孕,并且沒有口服避孕藥的禁忌證,就可以持續使用口服避孕藥直至絕經,不會出現糖皮質類激素樣的副反應。此外,避孕藥還有多種作用,除了避孕外,臨床上還用于治療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誤區二:口服避孕藥會降低女性的生育能力。
口服避孕藥是一種可靠的避孕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可復原的避孕方法,停藥后可立即恢復排卵,不影響生育能力。此外,口服避孕藥還可有效地減少人工流產、防止異位妊娠和阻止下生殖道感染發展為盆腔感染。
誤區三:需停止服用口服避孕藥3~6個月后才可妊娠,否則會導致胎兒畸形。
這種觀點只是針對長效口服避孕藥,由于其需要一次性進入體內,故有效藥物成分的劑量比較大,停藥后可能有一定的蓄積作用。而對于現在市場上的短效口服避孕藥來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沒有任何的臨床研究證明需要停藥3~6個月后才可妊娠。
誤區四: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肯定會導致閉經。
生育的基礎是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而口服避孕藥的作用則是通過使用外來的雌、孕激素來打亂身體內分泌的正常規律,從而抑制排卵,并阻止受精卵的形成。研究發現,只有不到1%的人停用口服避孕藥后會出現無排卵或閉經現象,而在這1%的人當中又有19%的無排卵或閉經會在半年內自動恢復。
誤區五:口服避孕藥會增加癌癥發生的機率。
這主要是人們擔心口服避孕藥中雌激素的含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一代口服避孕藥在美國率先上市,其雌激素的含量為150微克,然不久便出現了關于避孕藥會增加癌癥風險的報道。經過40多年的發展,第三代口服避孕藥其雌激素含量已經減少到30微克。一項對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進行長期觀察發現,口服避孕藥時間越長,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反而越低,且停藥后這種保護作用可持續15年。此外,服用口服避孕藥5年能降低50%的卵巢癌發生率,停藥后這種保護作用還可持續10年。
誤區六:口服避孕藥會引起發胖。
以前使用的第一代、第二代口服避孕藥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均較高,而雌激素會促使機體水鈉潴留,孕激素又具有內源性雄激素的活性,能夠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作用,因此,使用時間長了的確會引起發胖。但是,目前這兩類避孕藥已經停止使用,新型的第三代口服避孕藥其雌激素含量僅是過去的1/5,孕激素的劑量也從早期的10毫克降至1毫克或0.5毫克。此外,新型的孕激素不僅對雄激素受體沒有親和力,而且有較強的抗雄激素作用,故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不會導致發胖。
(作者■李懷芳為上海市同濟醫院婦產科副主任)
下一篇:細數食物中的天然避孕藥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人流后多久可以再次懷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