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7月23日,自啟動“單獨二孩”政策后,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在生育媽媽中,有剖宮產史的約占四成。專家提醒,頭胎剖宮產,要二胎間隔時間并非越長越好,間隔2~3年最佳。一旦再次懷孕,孕早期一定要做B超排除瘢痕妊娠的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育齡女性最好在35歲前生育“二孩兒”。
案例:子宮切口瘢痕厚度小于3毫米,莫冒險要“二孩兒”
38歲的張女士今年順利趕上了“二胎班車”,輕松懷上了二胎,然而剛剛“有喜”3個月的她就出現了流產先兆。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婦幼保健院檢查。醫生告訴她,這胎屬于“瘢痕妊娠”,由于子宮瘢痕處無法給孕卵提供足夠的營養、彈力,因此,這個孩子肯定保不住了。
小林今年28歲,“單獨二孩”政策放開后,她和丈夫決定再生一個。然而到醫院檢查后發現,她剖宮產疤痕厚度僅2.6毫米,如果再懷孕,肚子上的疤痕極有可能隨著胎兒長大而拉伸變薄,甚至于被撐破。醫生建議,最好別冒著生命危險生二胎。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三病區主任吳愛紅說,“單獨二孩”政策落地以來,近幾個月每周都會遇到一兩個頭胎剖宮產、不適合再懷孕的病例。“頭胎剖宮產,再次懷孕時,如果胚胎長在上次剖宮產的子宮切口瘢痕處,就容易發生絨毛與子宮肌層粘連、植入甚至子宮壁穿透,易引發子宮穿孔等風險。如果瘢痕厚度低于3毫米,很容易大出血。”吳愛紅說,“排除瘢痕妊娠后,孕36周后還要增加圍保次數,比如普通孕婦一周一次,那么你就要增加到3天一次。到孕38周時,即使身體沒有異常情況,也建議住院監測觀察,以便隨時了解子宮及胎兒的狀況,為生產做足準備。”
現狀:生頭胎,多數人怕疼選擇一剖了之
自啟動“單獨二孩”政策后,國家衛生計生委預計全國每年新增出生人口約為200萬。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再生育媽媽中,有剖宮產史的約占四成。
“一般來說,剖宮產兩年后疤痕就能長好可以繼續懷孕,不過也有特殊情況。因此,疤痕的存在對再次懷孕始終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吳愛紅說,在正常情況下,需要達到一定的醫學指征才能做剖宮產,如產婦產道不好、宮縮不好,或是胎兒過大、胎位不正、宮內缺氧等。但實際的情況是,很多人不想忍受生產過程中的疼痛,就選擇了剖宮產,從而導致剖宮產率越來越高,而頭胎剖宮產始終威脅著“二孩兒”的到來。
“很多媽媽在發生了二胎瘢痕妊娠后才會后悔,要是一胎時順產就好了。”吳愛紅建議,一般要在孕早期50天左右做B超看是否是瘢痕妊娠,一旦發生,就要終止妊娠。另外在孕晚期胎盤也有可能移動到疤痕上,并且深深扎進子宮,醫學上稱之為兇險型前置胎盤,常常面臨子宮切除、甚至產婦死亡的結局。
吳愛紅提醒,未生育但有生“二孩”打算的女性朋友,要慎重選擇第一次分娩的方式,最好不要因為怕疼而輕易選擇剖宮產。
年齡:最好35歲前完成二次生育
“我第一胎是剖宮產,會不會對二胎產生影響?”開放“單獨二孩”政策以來,每個月都有不少準媽媽因為第一胎剖宮產過后要生二胎的事前來咨詢。
吳愛紅說,第一胎剖宮產,第二胎再次剖宮產的概率較大。當然,也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第一胎剖宮產的原因是什么,是產道狹窄還是嬰兒太大或產婦怕痛。根據以往的經驗,第一胎剖宮產的,第二胎80%都要再次剖宮產。
“一般情況下,醫生按照瘢痕的厚度來作為是否可以進行剖宮產的指標。”吳愛紅說,如果瘢痕厚度大于3毫米,就會建議產婦試著進行順產;如果瘢痕小于3毫米,會建議選擇剖宮產。否則隨著子宮的撐大,瘢痕過薄就容易造成子宮破裂。
吳愛紅還提醒要生二孩的女性,應盡量在35歲前完成第二次生育。女性35歲后卵巢功能開始慢慢降低,卵子質量會下降,自然懷孕的概率就會減少,相對會增加懷上“二孩”的難度。而且超過35歲后懷孕的女性就屬于高齡產婦,屬于高危妊娠范疇,媽媽出現流產、早產、妊娠期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妊娠并發癥的要概率會大大增加;胎兒患染色體疾病、畸形等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時間:剖宮產間隔2~3年后生二胎最佳
不少人認為,第一胎健康,備孕二胎就不必再做孕前檢查。對此吳愛紅提醒,即使沒有不良生育史,頭胎健康,生二胎也需要重視孕前的常規檢查,建議夫妻雙方在孕前3~6個月開始做孕前檢查。
調查顯示,近一半的女性不知道第一胎剖腹產會影響二胎生育。吳愛紅說,女性在生產后,子宮、附件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頭胎是自然生產,至少在半年后再考慮懷孕;如果頭胎是剖宮產,建議最好在手術后2~3年生育第二胎。因為剖宮產會在子宮上留下疤痕,疤痕部位的纖維結締組織在手術后2~3年是愈合最佳時段。
“有不少人有這樣的誤區,知道自己頭胎是剖宮產,所以認為下一胎間隔時間越久越好。”吳愛紅說,其實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的機能都在下降,而且子宮瘢痕隨著機能的下降,其彈力、營養、回血都會不好。因此,建議準備要“二胎”、且又存在疤痕子宮的女性,在啟動“造人”計劃前,最好先到醫院了解自己子宮疤痕的情況,并在懷孕后就到醫院檢查,及時了解胚胎著床的位置。鄭州晚報記者 李鵬云
下一篇:孕前兩件事千萬別馬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甲亢控制不好,先別“造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