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女王細胞
現在我們來看看卵子和精子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性別是如何確定的。我們從卵子(即卵細胞)—謝特爾茲博士稱其為“女王細胞”—開始說起。對于謝特爾茲博士
授予的這個稱號,卵細胞可謂當之無愧,因為它身上的確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女王范兒”。正如自然界中的蟻后和蜂后,女王細胞的體積比其他細胞大得多。它的重量可達1微克,直徑可達0.2毫米,視力良好的人肉眼便可觀察到。卵子的“女王范兒”還體現在另外一個方面:它移動時步履安詳,身邊圍繞著一大群“侍女”。這些卑微的“侍女”都曾是女王細胞—也就是卵子—的候選者,但都因為某種原因而“落選”了。這些簇擁著“女王”的細胞有時被稱為“顆粒細胞”,它們在“女王”從卵巢向輸卵管進發的過程中承擔保護和滋養的職責。
女孩出生的時候卵巢內就已經有了上百萬個始基卵泡,但性成熟后只有數十萬個留了下來,其他的都在成熟的過程中逐漸死亡了。在這數十萬個幸存的卵泡中,又只有數百個真正有機會完成自己的使命。進入青春期后,腦垂體開始分泌促性腺激素,引發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卵母細胞開始產生。在這些激素的引導下,女孩的身體漸漸發育成熟,成為有孕育能力的女性,標志便是每月出現一次月經。
女性的平均月經周期是28天。排卵—卵巢排出卵子——發生于月經周期過半的時候,平均來說是在第14天。卵子會脫離卵巢表面的卵泡,被大約5000個顆粒細胞圍繞著,通過細如發絲的輸卵管艱難地移動到子宮里。在輸卵管移動的過程中,卵子會逐漸擺脫周身由顆粒細胞黏結而成的“放射冠”。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卵細胞開始“脫衣服”,期待能在輸卵管中遇到一個精細胞。
如果“女王”被“放了鴿子”——也就是沒有遇到任何追求者—那么就一切盡失了。那些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就已經誕生,一直在“等待”這一刻卻錯失所愛的卵細胞會進入子宮,然后死亡。負責刺激卵巢排卵的性激素同時也負責通知子宮準備迎接受精卵的到來,為此子宮內壁會增厚,更利于受精卵著床。但是如果沒有受精卵到來,“床”就會被撤掉。為迎接新生命而增加的子宮內壁細胞通過月經排到體外。一個月后這一過程重新開始,下一個“準女王”也許會有好運。
——本文摘自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授權的《隨心所孕:生男生女自己定》一書
下一篇:生男孩真的有小竅門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做試管嬰兒能選擇性別和數量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