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產褥期指胎盤娩出至產后6周的這段時間。產婦身體各系統及器官的變化逐漸恢復至妊娠前的正常狀態,但乳腺則在妊娠期變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泌乳階段。在此時期因分娩造成的體力消耗及機體損傷,需得到充分的補充與修復。產褥期容易出現感染及其他病理現象。
產褥期雖屬生理范疇,但在女性一生中屬特殊生理時期,應加強護理,使其順利度過此期。其護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般護理
休養環境清潔安靜,室溫26度左右。注意室內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夏天不應門窗緊閉,以免中暑。開窗通風時應避開風口處。
產后最初幾天,產婦消化能力減弱,應給予易消化富有營養而不油膩的半流質,如稀飯、面條、蛋花湯、菜湯等,以后改為普通飲食。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飲食,食物中要有足夠的蛋白質及維生素。為保證乳量,應多喝湯類,如鯽魚湯、花生豬手湯、豆腐排骨湯等,每日上、下午各加餐一次,以保證體力恢復。飲食不宜過細,以免引起便秘,應多添加一些粗纖維蔬菜,經常沖服蜂蜜水,以保證大便通暢。如大便困難時,可肛門注入開塞露導瀉。產婦吃水果時可帶皮燙透再吃,以免引起胃腸道反應。
產褥期體內多余水分大量排出,因此出汗較多,應注意清潔,可用溫毛巾擦浴,勤換衣服和被褥,以免著涼。
產婦應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姿以側臥為宜。產后24小時可下床活動,如洗漱、吃飯、如廁等。早下床活動有以下好處:可較快恢復生理機能、體力及精神;不僅利于惡露排出及子宮復原,還能加強腹壁及盆底肌肉力量,減少子宮移位及陰道前后壁膨出;促進膀胱功能恢復,減少產后尿潴留的發生率;改善腸道功能,減少便秘,并且減少腸管粘連;因產婦孕期血液呈高凝狀態,早下床活動可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雖然產后早下床活動好處多多,但體力衰弱及合并病理情況的產婦,在尚未得到糾正前,不要勉強活動。
會陰部護理
新媽媽產后會有大量惡露排出,應注意會陰部衛生。惡露排出后及時擦凈,勤換消毒衛生紙及墊巾;如為會陰側切者,應每日碘伏棉球消毒側切傷口處2次,便后擦洗,以免污染傷口。會陰側切者可取健側臥位,注意側切口有無紅腫疼痛,可輔以紫外線理療或酒精棉球消毒;會陰水腫時可用50%的硫酸鎂紗布濕敷消腫。拆線后仍要保持清潔衛生,每日用溫開水沖洗,避免盆浴。
乳房護理
產后應盡早開奶。順產者回到休養室后、剖宮產者清醒后即可為嬰兒哺乳。此時雖無乳汁或乳汁極少,但通過吸吮可反射性刺激泌乳功能,并使嬰兒及早適應。產婦可取側臥位、坐位或半坐臥位,以全身肌肉放松和舒適為原則。哺乳前洗凈雙手,用溫毛巾擦洗乳頭及乳暈。產婦一手托住嬰兒,另一只手四指在下,拇指在上,托起乳房,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塞入嬰兒口中,大拇指輕壓乳房皮膚,以免堵住嬰兒鼻孔,影響呼吸。當新生兒吸完奶后,應輕輕將新生兒下頜推開,使嬰兒張嘴后再取出乳頭,以防乳頭皸裂。喂奶無次數和時間限制,嬰兒隨餓隨吃。為保證足夠的乳量,應讓產婦多喝湯類,并增加吸吮次數。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及時處理:
乳頭平坦或凹陷:應指導產婦做牽拉和伸展乳頭的練習,每日2次,每次10分鐘以上;也可用負壓吸乳器吸出乳頭,再使嬰兒立即吸吮,只要多糾正幾次,最終會克服乳頭凹陷問題;
脹奶:幾乎每個產婦都會碰到??捎檬种疙樔橄俟芟蛉轭^方向按摩,或用濕毛巾熱敷乳房;增加嬰兒吸吮次數,以緩解脹奶引起的疼痛,嬰兒吃飽后,可將多余乳汁擠出,至乳房柔軟為止;母嬰暫時分開時,可將乳汁擠到清潔容器中,放入冰箱保存;如遇 特 殊 原因,產婦不宜哺乳,應積極應用藥物回奶。
乳頭皸裂:多數是由于嬰兒吸吮不當引起的,吸吮時應含住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否則極易吮破乳頭;哺乳時應兩側交替進行,喂奶完畢,可擠出少量乳汁涂在乳頭上以保持濕潤。乳頭有破裂者,新生兒應先吸未破的一側,然后吸吮患側,以縮短患側的吸吮時間,多余乳汁可擠出。
下一篇:產婦生病不可諱疾忌醫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坐月子 家居動作的對與錯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