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產后風非產后通風所致
產后風是產褥感染的俗稱,是產婦產褥期易患的比較嚴重的疾病,常被誤認為是產后通風所致。事實上產后風濕是由于致病菌在產前、產時或產后進入產道而引起的疾病。由于產婦分娩后,子宮頸、陰道和外陰部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特別是子宮腔內胎盤附著處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一個較大的創面,給致病菌的進入提供了途徑;另外,由于某些異常的妊娠和分娩情況,如貧血、早破膜、產后出血等,降低了身體的抵抗力,給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關專家的臨床研究發現,高齡分娩、難產、剖腹產、多次流產等也對“產后風”的發生與發展有某種影響,這幾種產婦患病幾率明顯升高。
類似于風濕病卻非風濕
產后風臨床表現為渾身怕冷、怕風、出虛汗,活動關節疼痛,遇冷、遇風、疼痛癥狀會加重。雖然癥狀類似于風濕病,但風濕病化驗指標多為正常,使用常規抗風濕藥物也無效果,因而稱之為“產后風濕病”。 “產后風”多在產后幾天或幾周出現癥狀,但也可在體內潛伏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隨著體質的減弱而發病。
要預防產后風,首先得把月子坐好。身體調養好,免疫力提高,疾病自然難以入侵。雖然產后疾病很多,但無論是產后風或者其他產褥期的疾病,在月子調養方面,大同小異,歸根結底都要從“衣食住行”四大方面著手。
措施一:產后注意保暖
雖然產后風并非產后通風所致,但是新媽媽由于身體虛弱,依舊需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引發感冒。新媽媽無論是自己分娩還是剖宮產,生完寶寶后都流汗比較多,這個時候切忌避免被風直吹,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然降溫。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還應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提供新鮮流動的空氣。可選擇天不太冷,無風,日光充足的時刻開窗換氣,床不要靠近窗口或正對窗口,必要時產婦與嬰兒可暫去別的房間休息或活動。多曬太陽。天較暖,陽光好時,產婦和嬰兒穿暖包好,一同曬曬太陽有利健康。
措施二:充分休息,注意營養
新媽媽在分娩的時候消耗了很多體力,建議最好臥床休息24小時,保證產后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再下床活動。新媽媽在活動的時候避免用力過大,可以適量地活動一下身體,不要過度疲勞,坐月子期間禁止從事體力勞動,尤其是增加腹壓的活動,如久蹲或搬重物等。一般說來,新媽媽在產后不但要吃得有營養,還要合理搭配,營養平衡。
措施三:不要過度活動關節,保持良好情緒
分娩前一點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后都會出現問題,因此產后2~3周內絕對不能過度活動關節。多休息,自然運動為好,運動后注意不要著涼,不能過度疲勞。保持心平氣和,情緒穩定,不宜生氣,不宜著急。最需注意的是最月子期間要絕對禁止性生活。
舉措四:勤洗澡,注意清潔。
孕婦由于產后多汗、有惡露、喂奶等原因,應多洗澡,勤換衣,至少每周洗澡1次,但應將浴室溫度調到24攝氏度左右或溫熱水淋浴(水溫可根據個人習慣)。平時要每日洗外陰;外陰有未愈傷口時或惡露多時可用清潔水沖洗;每次大便后也要清洗。平時出了汗應及時擦干,內衣濕了要及時更換。洗漱宜用溫水,遠離冷水。
中醫治療更具優勢
產后風濕病與普通風濕病不同,常規抗風濕藥物通常無效。不過,經驗證明,中醫藥在降伏“產后風”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若再與種種輔助療法結合起來,如針灸、推拿、按摩、激光、藥物穴位注射療法等,常可獲得良好效果,大多數新媽媽可以恢復健康。
下一篇:產后使用腹帶需視個人情況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不得不知道的七件事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