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媽媽的情緒居然會影響孩子以后的成長。有研究發現,媽媽患憂郁癥,孩子長大后出現行為偏差的可能性更大。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深遠。國外有研究發現,當媽媽在孩子小學階段出現憂郁癥狀,長大后的青少年較容易出現危險行為,抽菸或吸毒比例高2倍。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研究發現,媽媽曾經在孩子6至10歲出現憂郁癥狀的青少年,出現抽菸或吸食大麻的比例比其他人多2倍,飲酒比例高1.4倍,使用迷幻藥的比例也高出3倍。
精神科專家表示,不快樂、不健康的父母,無法照顧好自己,當然也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這都容易造成仍在發展自我功能的孩子沒安全感、被忽略與過度敏感,進而產生容易自我懷疑的自我形象,孩子不快樂的比例自然高,以后行為便容易偏差。
專家認為,給孩子適時肯定是很重要的。不管是父母或師長,都建議找到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將優點放大并把缺點縮小。從最簡單的改考卷來看,歐美的教師通常會讓孩子看到他答對的部分;而國內則多是以扣分方式來呈現,強調“你哪里做錯了”,就會從小影響孩子的思考模式與對自己的看法,甚至開始過度的自我要求與責備。
專家呼吁,父母在生活中有多種需求和責任,可能會因此讓自己壓力過大變得憂郁,導致無法給予孩子正向反饋和符合孩子心理需求的能力,因此若發現自己或是孩子有憂郁傾向,都應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下一篇:新媽媽應了解產后抑郁的十個誤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前抑郁癥有哪些癥狀?應該怎樣治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