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臨近生產的你是不是對生產仍有些許的陌生、擔憂和恐懼?臨產的先兆有哪些?究竟什么時候應該去醫院待產?待產時該注意些什么?自然產和剖宮產的過程分別是怎樣的?生產時醫生會為產婦做哪些檢查?產婦應怎樣配合?本文將為你一一說明。
“我會什么時候生?”這幾乎是每一個孕婦都會問的問題。答案是:確切的時間不知道。其實,即使是產科醫生,在懷孕時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生 產。決定分娩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而每個人的情況又都是不一樣的。分娩不是電腦程序,點擊運行即可。就像每個人的相貌是各不相同的,人們的每一個生理反應 也是不同的,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醫生總是不會告訴你確切的生產時間了。
什么是臨產的先兆?
臨產的先兆包括:規律腹痛,每10分鐘2~3次,持續20~30秒,并持續加重;見紅;破水;宮口開大,胎先露下降。
很多產婦一感覺到腹痛就急不可待地奔入醫院,其實在晚孕期經常出現假宮縮,表現為晚間發生的輕微腹痛,有下墜感,可影響或不影響休息,但是宮口不開大,白天腹痛消失,晚間再次出現。這種情況下醫生常建議肌注鎮靜劑,使假宮縮消失,以有利于產婦休息。
見紅后很多人會在1~2天內發動宮縮,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見紅后很久不臨產。我們見過見紅后7天不臨產的。
破水是比較確切的分娩信號。足月破水后常自己發動宮縮,對于不臨產的產婦,醫生也會積極引產,以免發生宮內感染。
什么時候入院待產?
妊娠足月后有規律宮縮、破水、羊水過少、胎動異常、有妊娠期并發癥或合并癥、孕周超過40或41周等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入院待產。
遇到下列情況時,孕婦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 如果羊膜破裂,羊水呈現黃色、棕色或略帶綠色或者羊水是帶血色的,應當立即趕入醫院并告知醫生,這很重要!
• 感覺到寶寶突然劇烈活動或者不如以前活躍了。
• 出現較多量陰道出血(等于或者超過月經量)。
•出現劇烈下腹痛。
• 懷孕不到37周就出現宮縮或其他早產征兆。
待產時要注意什么?
入院待產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接受醫生的合理建議。很多人在醫生提出建議時給予否定,例如經常有孕婦堅定地說:“我要順其自然,堅決不引產。”而 事實上有些產婦因為各種因素常常不能自動發動臨產,這時醫生會用其他辦法來誘導宮縮,對孕婦和胎兒并無不利影響。醫生決定每個孕婦的分娩方式都是經過細致 考慮的。當產婦堅持自己的想法時,醫生都會在解釋后最終接受,直到產婦自己承認或事實證明產婦的決定失敗了為止,但是這樣常常會耽誤最佳時機。
待產時應當進行一些相應的檢查,包括骨盆測量、血檢、超聲檢查等。一旦臨產,醫生會要求產婦盡量進食流質、高能量食物,進餐結束后盡量不再喝水或吃飯,以免需要急癥手術時無法計算禁食時間。
待產時會隔一段時間進行肛診或陰道診,檢查產程的進展。
醫生常會在第一產程的活躍期進行人工破膜,一是促進產程進展,二是觀察胎兒情況。
在待產時如果出現急性的胎兒窘迫、臍帶脫垂等情況,醫生會立即就地剖宮產以挽救胎兒生命,此時需要產婦的積極配合,因為每一秒鐘都關乎孩子的生命。
自然產的產程是怎樣的?
自然產產程分為三階段,醫生在不同的產程觀察不同的內容。各個產程具體的觀察項目如下:
第一產程:從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全的一段時間。一般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兩個階段。潛伏期是指從臨產后規律宮縮開始至宮頸擴張3厘米。此期平均每2~3小時開大1厘米,約需8小時。活躍期是指宮口開大3厘米至宮口開全,此期約需4小時。
醫生觀察內容
(1)腹痛即子宮收縮情況,通過腹部觸診或胎兒監護儀監測。
(2)胎心監測:聽胎心或用胎兒監護儀監測胎心。醫生會注意觀察胎心監護圖的變化,胎心監護圖可分為正常胎心基線圖、早期減速圖、晚期減速圖、變異減速圖,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
(3)通過肛檢或陰道檢查(潛伏期每4小時1次, 活躍期每2小時1次)來觀察宮口擴張及胎頭下降情況,描繪產程圖。
(4)血壓:每4~6小時測1次。
(5)觀察產婦的飲食、排尿(每2~4小時1次)與排便情況。
(6)觀察有無人工破膜指征及禁忌證。
(7)注意胎膜破裂的情況,一般宮口近開全時出現胎膜破裂;若遇到胎膜早破的情況,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產婦需注意的事項
這一階段是腹痛最重的時期,產婦應當盡量保持鎮靜,減少能量的消耗,要樹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順利分娩。每一次的肛檢或陰道檢查很不舒服, 但是這是醫生觀察產程的重要方法,需要盡量忍受。胎兒的意外情況也常在這時發生,一旦出現胎心不好,醫生會突然通知手術,應當盡快接受現實,不要拖延。
需要使用分娩鎮痛的孕婦,在宮口開大2~3厘米后開始使用。
第二產程:從子宮頸全開到嬰兒產出。初產婦需1小時左右。
觀察內容:宮口開全后,應將產婦(初產)送入產房。特別注意胎心變化、胎頭撥露和胎頭著冠情況。
接生準備:
助產術、會陰切開術。
新生兒處理:清理呼吸道、阿普加評分、處理臍帶。
產婦需注意的事項
這一階段產婦最疲憊了,可以進食進水。產婦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力,不要在產床上翻滾以免發生意外。在產婦無法合作時,醫生會使用綁帶固定以免產婦劇烈運動造成新生兒跌傷。
第三產程: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的這一段時間,一般需5~15分鐘。
(1)觀察內容:胎盤剝離情況。
(2)處理:協助胎盤娩出,檢查胎盤胎膜,檢查軟產道及預防產后出血。分娩結束后產婦仍需進行產房觀察2小時。
產婦需注意的事項
胎兒娩出后產婦會感到輕松,會陰切開縫合時會有些不適,應當盡量配合。
什么時候進行剖宮產?
剖宮產的手術指征
絕對指征:骨盆狹窄、胎位異常、軟產道異常、嚴重產前出血、臍帶脫垂、先兆子宮破裂或不完全子宮破裂。
相對指征:胎兒窘迫、相對性頭盆不稱、臀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早產兒及低體重兒、妊娠合并癥、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
手術前準備
1.核查病史,系統查體,進行相應的輔助檢查及化驗檢查,做心電圖,復查B超,了解胎兒宮內狀況及成熟度。
2.有合并癥者先治療再手術,注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3.與病人家屬談話,將手術的危險性、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術后并發癥向其交待,征得對方同意并簽字后再手術。
4.外科手術前準備:術前4小時產婦禁飲食及水,備皮、備血、做藥物過敏試驗、安放保留尿管。
5.手術室準備好嬰兒搶救及插管物品、各種藥品、剖宮產產鉗。
6.手術開始前聽胎心。
7.剖宮產孕婦極易出現仰臥位低血壓,醫生會密切注意監測產婦的血壓。
術后注意事項
1.術后流質飲食,持續導尿,注意外陰擦洗。
2.硬腰聯合麻醉術后應先平臥位6小時后,再改為半臥位。
3.注意體溫、血壓等生命體征,每半小時測一次血壓、脈搏至平穩。
4.注意觀察腸蠕動恢復情況、陰道出血及惡露多少、子宮收縮情況等。
5.常規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6.術后前兩天補充液體。
下一篇:如何做才能改善分娩恐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羊水破了,準媽媽忌犯的三個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