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據了解,我國整個女性人群的尿失禁發病率為30.9%,其中產后尿失禁的發生概率為30%-40%,很多人認為順產導致盆底肌肉損傷是導致產后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張曉薇主任指出,分娩導致的盆底肌肉損傷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即使是剖宮產也可能會出現產后尿失禁。
產后尿失禁是一種盆底功能障礙疾病,據了解,妊娠期尿失禁的出現率為30%左右,產后尿失禁的發生概率為30%-40%,我國整個女性人群的尿失禁發病率為30.9%。然而,很多產后媽媽出現漏尿癥狀時,并未認識到這是一種疾病,更有甚者煒疾忌醫,以至于一拖再拖,導致最后病情加重,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質量。
尿失禁是指無法用意識控制、不由自主的尿液漏出現象,是女性常見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幾率也會逐漸提高。導致尿失禁的原因很多,先天體質因素、后天的懷孕和分娩、慢性肺部疾病或從事重體力勞動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尿失禁,其中,孕產因素所導致的尿失禁占了不小的比例。
【專家介紹】
張曉薇,女,主任醫師,婦產科主任、教授,中山醫科大學婦科內分泌博士,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婦產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順產媽媽才會出現尿失禁嗎?
產后尿失禁多因陰道分娩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時導致盆底肌肉群拉傷所致。很多人認為,只要避免陰道分娩的過程,尿失禁就不會發生。事實并非如此。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張曉薇主任表示,剖宮產同樣也會導致產后尿失禁。因為懷孕期間的激素影響及子宮體積增加,會造成尿液增多,子宮也會擴大而壓迫到膀胱、尿道,就會開始有尿失禁的癥狀。“妊娠期尿失禁發生的概率為30%多,產后發生尿失禁的幾率在30%-40%左右,隨著產后的恢復,尿失禁的幾率會有所降低,但對著年齡增大,尿失禁的比例又會開始增加。我國整個女性人群的尿失禁發病率大約為30.9%。因此,并非只有陰道分娩的媽媽才會出現尿失禁。”
尿失禁就少喝水可行嗎?
有些人認為,水喝多了才會排尿,只要少喝水,尿液沒那么多就不會發生尿失禁了。殊不知,少喝水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誤區!少喝水不僅不能減少尿失禁發生的幾率,反而會增加泌尿感染,導致腎功能不好,不喝水不可能減少尿失禁,只要有尿就會出現尿失禁。”張曉薇主任告訴39健康網編輯,人體攝入液體過少,會導致尿液濃度過高,由于其中含有大量身體代謝后的廢棄物質,容易刺激膀胱,增加排尿時的緊迫感和排尿次數,加重尿急癥狀。長期高濃度的尿液還會引發泌尿系統感染,特別是對于功能尿道較短的女性來講,更容易引起尿急。因此,出現尿失禁后不應該少喝水。
尿失禁是否手術由困擾度而定
尿失禁被稱為不致命的“社交癌癥”,因患者擔心不小心尿濕了褲子而不敢參加社交活動,并且產生焦慮、尷尬和沮喪等各種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而得名。不少患者確實也因這“難言之隱”,導致生活、工作、社交受到嚴重影響。
在門診中,張主任也曾遇到一些尿失禁患者,一到門診就哭訴,由于尿失禁,自己已經無法上班,壓力倍增,治療之后才又恢復正常生活。
“一般來說,輕、中度的尿失禁先做盆底康復治療,重度尿失禁就應該手術治療。”雖說如此,但也并非絕對。張曉薇主任解釋,是否手術還要依據患者的困擾度來決定。通常,患者會先接受康復治療,若無效之后再進行手術,但如果輕中、度的尿失禁患者感到非常困擾,那么也可以選擇手術。
張曉薇主任提醒女性朋友,一旦出現咳嗽漏尿、打哈欠漏尿等尿失禁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否則不僅會對自己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還可能會導致反復泌尿感染,外陰尿布疹。(通訊員:韓文青)
下一篇:剖腹產橫切和豎切有何區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無痛分娩三要素缺一不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