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盡管新媽媽對營養的需求較高,但是進補時仍要循序漸進,進補的量也要適當。特別是產褥早期,注意均衡膳食的同時,也要注意清淡飲食。產后只有合理膳食、適當鍛煉及堅持母乳喂養,才能更好地促進子宮的收縮和惡露的排出,減少產后并發癥,保證母嬰健康。
產婦可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湯水,但最好不要在剛生完寶寶后就立即喝大補特補的湯水。因為新媽媽剛生完寶寶,消化系統還比較弱,大量進補油膩的湯水,容易造成腹痛或拉肚子,或是乳房過度充盈引起脹痛甚至并發乳腺炎。而且,如果媽媽進食的食物一下子太過豐富油膩,還可能讓寶寶吃了這些奶水后出現胃腸不適。
新媽媽產后進補湯,最好是在生完寶寶1周后再開始。在堅持做適當的乳房熱敷、乳房按摩后,待乳腺管通暢后再喝催乳湯。同時要讓寶寶早吸吮、勤吸吮,因為寶寶的吸吮也可以刺激下丘腦釋放泌乳激素和催產素,使乳房泌乳,又可促進乳腺管的通暢,減輕新媽媽脹奶的痛苦。但要注意,湯水中應撇去浮油,以免新媽媽和寶寶攝入過多的脂肪而引起腸胃不適。
蛋白質是維持生命與生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新媽媽產后應補充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有利于傷口的愈合。魚類、禽類、肉類、蛋、大豆及其豆制品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有條件的以動物性蛋白為主,其中魚類為首選,因為魚的脂肪含有人類腦磷脂合成必需的DNA,且易消化吸收。但新媽媽要注意,在產后3天內最好不要急著吃大豆及其制品,以免引起腸脹氣,影響傷口愈合。同時,也要注意適當控制進補的量,避免大量進補高脂肪、高蛋白營養品,以免造成脂肪積聚體內,導致新媽媽便秘或肥胖,而且寶寶吃了媽媽攝入過多脂肪的奶水后,也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
很多產婦在坐月子期間沒有喝牛奶的習慣。其實,產婦若能在產后每日喝一些牛奶,可以從中得到優質鈣,此外,小魚、蝦皮、海帶等含鈣豐富的食品也是新媽媽不錯的選擇,但喝牛奶及吃奶制品的時間也不能太早,一般產后3天內不吃,以免引起腸脹氣而影響傷口愈合。
另外,新媽媽在生寶寶時流失了一些血液,因此在產后要注意適當增加含鐵豐富的肉類食物,如動物肝臟、魚類、肉類和某些含鐵豐富的綠色蔬菜等,同時要注意攝入維生素C含量高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促進鐵的吸收和傷口的愈合。
下一篇:孕婦夏天消暑美食怎么做?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坐月子進補千萬不能做這些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