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盆底脫垂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容易帶來尿失禁、直腸或子宮脫垂等各種窘境
●成人尿失禁需要消耗的成人紙尿片在我國已形成每年20億元的市場
“張力性尿失禁對于很多老年女性來說都不陌生,由此消耗的成人紙尿片在我國已經形成了每年20個億的市場。”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肛腸外科主任任東林教授告訴記者,這些女性平時打一個噴嚏就尿濕褲子,但到上廁所時反而不容易排出尿來。而這一切,都可能是因為盆底脫垂在作祟。
人由于直立行走,付出的代價之一,就是盆底脫垂現象比其他四肢著地的哺乳類動物高出不少。由于多產、難產、年邁、長年便秘等,導致盆底脫垂成為老年人常見疾病。雖然此病對健康和生命沒什么影響,但如果不妥善解決,既會損尊嚴,又妨礙生活。
警 惕
多產、難產媽媽易成“受害者”
“我曾收治一位生了七個小孩的母親,她是來看尿失禁的,結果發現已經患有了嚴重的子宮脫垂。最后不得不為她進行盆底抬高重建,并將她的子宮懸吊、與直腸一起在盆底內固定住,以防再次脫垂。”任東林教授介紹,但凡經歷多產或難產的媽媽,因反復或大力生產時,腹壓嚴重,由此造成子宮組織難以恢復正常位置、盆底神經損傷,日后易出現脫垂。而產后如果習慣蹲著洗菜、洗尿布等,則會繼續使得腹壓增加,刺激脫垂產生。
“長期便秘者免不了會用力排便,而這也是造成腹壓瞬間增高的一大原因,反復大力咳嗽、前列腺增生、肺氣腫等,都會讓人體腹壓常常升高。”他說。
除了老齡化、分娩、排便障礙造成盆底容易脫垂,還有少部分患者則屬于先天發育不全。“我們收治過的最小的盆底脫垂患者是一名剛滿月的新生兒。5歲以下的嬰幼兒如果發生盆底脫垂,一般認為是先天發育不全所致。通常情況下,對于這些孩子不用馬上采取手術等措施。”任東林教授告訴記者,幼兒脫垂可考慮保守治療加日常觀察,“只要孩子大便通暢、營養充足,隨著他漸漸發育長大,不少患兒的盆底肌肉功能逐漸增強,疾病也就不治而愈。如果成人后仍沒有改善,屆時可采取手術等外科方法。”他說。
治 療
盆底脫垂
不能簡單“一刀切”
對于盆底脫垂的治療,專家反對單純的“一刀切”。“不少患者直腸或子宮脫垂外露,醫生可能只會簡單地把脫垂部分切除,實際上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因為病因還在,所以日后復發率會很高。”任東林介紹,傳統認為某種器官脫出屬于單個疾病,其實都是盆底松弛脫垂這個整體原因在作祟,所以針對盆底進行整體修復,才能杜絕之后脫垂的再次發生。
此外,任東林還提醒各位準媽媽,適時進行盆底康復訓練非常有必要。“分娩無可避免會對產道、盆底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最好將保守治療前移,從孕中就開始介入指導,包括教導如何避免便秘、對營養支持給予關注等;在產后應進行盆底肌肉協調性運動訓練,盡快幫助恢復盆底功能,降低日后尿失禁、盆底脫垂的發生可能性。”
成人紙尿片每年20個億市場
“因為盆底脫垂會導致尿失禁,由此消耗的成人紙尿片在我國已經形成了每年20個億的市場。美國每年也要花費200個億的美元用于治療尿失禁問題。”任東林告訴記者,在老人聚居的養老院,則更為容易聞到環境中有尿味,這說明尿失禁現象并不是個別存在。
“咳嗽、大笑、走路等帶來張力性尿失禁的同時,很多老人卻又還存在排尿困難,看上去矛盾的兩者居然普遍共存,這些其實都是盆底脫垂的外在表現形式。”任東林教授告訴記者,盆底脫垂既可能出現功能障礙,又可能發生器官脫垂,“盆底缺陷以及盆底支持組織松弛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而這種盆底損傷和機能退化帶來的脫垂現象,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他說。
下一篇:新媽媽如何應對產后血暈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媽招架產后腰痛有辦法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