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前段和一位大夫談起乳腺病,他說到一個病例。22歲的小張每次來例假前總覺得乳房脹痛。上月她到某醫院的乳腺科檢查,醫生發現她左側的乳房有可疑的移動塊,判斷為是良性乳腺纖維腺瘤。為保險起見,醫生建議她適當的時候動手術。還沒結婚生孩子的小張擔心手術后會留下傷口不好看,而且據說這種瘤割了以后仍會復發,但不處理以后可能惡性病變,小張左右為難。
對此,乳腺科專家說,目前對乳腺纖維腺瘤治療原則是手術切除,而激素治療、中醫藥治療很少能使真正的乳腺纖維腺瘤消失,不宜盲目采用。針對小張的情況,專家認為確診才是當務之急。針對種種乳腺病,幾位乳腺科專家談的一些觀點很有指導意義。
絕大部分乳腺纖維腺瘤不會癌變
乳腺纖維腺瘤會癌變嗎?山東省立醫院乳腺科專家田興松指出,其實絕大部分的纖維腺瘤跟乳腺癌之間沒有什么聯系,只有合并以下危險因素,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1.有乳腺癌家族史:即母親、姨媽、嫡親姐妹等有血緣關系的女性親屬有乳腺癌病史;
2.腫瘤附近的乳腺組織合并有大于3毫米的囊腫、硬化性腺病、上皮鈣化、乳頭頂漿分泌等病理組織學改變時。
手術與否視瘤體狀況及年齡而定
乳腺專家郭智濤認為,乳腺纖維腺瘤是否需要手術,與患者的年齡及瘤體的狀況密切相關。
雖然乳腺纖維腺瘤癌變風險非常低,但醫生通常會建議35歲以上女性患者做手術切除。手術目的一是切除病灶,二是為了能夠送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避免延誤病情。
他分析說,這是因為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加、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環境的影響,國內35歲以后的婦女乳腺惡性腫瘤發生率明顯升高。而乳腺癌臨床上常常表現為無痛性的腫塊,與乳腺纖維腺瘤單純靠臨床及相關檢查不能百分百鑒別,特別是乳腺纖維腺瘤合并癌變時其超聲或鉬靶X線表現無特異性,確診往往需要病理檢查。
而對于35歲以下的高度懷疑有纖維腺瘤的患者,郭智濤大夫提醒她們要重視各項檢查,包括體檢、B超,必要時可進行針吸細胞學檢查以協助診斷。但對于過度緊張,經反復解釋后仍不能緩解焦慮者,或是近期計劃懷孕且瘤體近期增大較明顯、腫瘤直徑大于2厘米、彩色B超提示腫瘤血供豐富者則應考慮手術治療。其余患者可臨床隨訪,腫物繼續增大到一定程度也需手術。
警惕個別良性乳腺增生惡變
乳腺專家田教授指出,目前對良性乳腺疾病,特別是乳腺增生病,存在極為過度的診斷和治療現象。他舉例說,青春期乳房發育、月經前乳房水腫都屬于正常的乳腺增生范疇,還有很多種增生則會自我停止,對人體無大礙。
“許多醫生讓增生病病人服藥時間往往以年為單位計算,不少女性服藥達5至10年,她們為此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和思想包袱,嚴重地影響了她們的身心健康,其實這是完全沒必要的。”
“但另一方面,在良性乳腺增生當中,確實有極小部分會發展為癌變,要鑒別哪些病人乳腺增生會增加癌變危險,從而需要醫療干預,必須對患者進行侵入性的穿刺病理活檢才能證實。”他指出,此類通過穿刺活檢被認為會癌變的良性乳腺增生,其中20%會在未來15年真正演變成癌癥,但大多數也是零期癌。
他指出,女性無須談增生色變,但如果是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中有一人以上患過乳腺癌者,仍應警惕增生后癌變的可能。
下一篇:陰道流液警惕輸卵管癌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0歲起體檢可防宮頸癌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