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產后身體處于一個特殊時期,常常會有很多麻煩相伴,影響產婦身體康復,怎么辦?
麻煩1——產褥熱
解讀產褥熱:
產褥熱是指分娩時或分娩后6-8周內,由于致病菌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感染,醫學上叫產褥感染,這是產婦在產褥時期很容易并發的疾病。
為什么會引起產褥熱?
分娩后宮腔胎盤附著的部位留下一個很大的創面,子宮頸、陰道和外陰部也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這些創傷都會給致病菌提供侵入的機會,但是否發生感染除了與致病菌的種類和毒性有關外,更重要的是與產婦本身的抵抗力有關。如果產婦很健康,即使生殖器官有損傷,細菌侵入也不一定發生感染。反之,產婦身體衰弱,如存在妊娠期貧血、營養不良、產程過長、產后出血過多等因素,抵抗力就會下降。如何發生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或胎盤胎膜殘留等,也都有利于病菌侵入繁殖。除此之外,遇有產道損傷,即使侵入的病菌毒性很小也會引起感染。
產褥熱對產婦健康的影響
產褥熱大多在產后2-5天,出現發燒、頭痛、全身不適及下腹痛等不適,惡露有臭味、且排出量增多。如果治療及時,身體抵抗力強,感染局限于局部并逐漸消退;如果炎癥蔓延,引起子宮組織炎,將會繼續發熱,腹部出現壓痛;如果發展為腹膜炎,除了高燒外還會出現寒戰,腹痛加劇,并伴有腹脹;如果病菌侵入血液,發生菌血癥或敗血癥,將會出現全身中毒癥狀,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產婦生命。產褥熱治療不徹底,急性感染可以轉變為慢性,在盆腔遺留下慢性炎癥,如引起器官粘連或輸卵管阻塞等。
解決麻煩的6個方略
1.認真做好產前檢查
及早發現感染性疾病并及早進行治療,補充營養,防治貧血,增強身體抵抗病菌的能力。及早發現妊娠中毒癥和其他并發癥,注意預防和治療陰道滴蟲病和霉菌性陰道炎,避免致病菌侵入生殖器官。
2.加強產前護理和營養
在懷孕最后1個月禁止性交,不要洗盆浴。注意加強營養,及時糾正妊娠期貧血,積極預防和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滴蟲性或霉菌性陰道炎。
3.臨產前注意保存實力
所謂保存實力,也就是說從容面對產痛,精神不要太過于緊張,在腹部陣痛間歇盡量進食和飲水,并抓緊時間休息,避免身體過于勞累,身體抵抗力降低。盡量避免產后出血及產道發生撕裂傷。
4.必要時使用抗生素
如果胎膜早破過久或產程過長,或因胎盤胎膜殘留而需要做刮宮手術,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5.產后要注意衛生
要特別注意保持外陰清潔,盡早起床活動促使惡露盡快排出。同時,注意加強產后營養,增強身體抗病力。產褥期一定要禁止性生活,這也是預防產褥熱的重要措施。
6.一旦發生感染及時就醫治療
當產婦出現發熱、腹痛、異常惡露等感染癥狀時,要及時就醫治療,使用相應抗生素對抗致病菌。同時,要注意充分休息,哺乳的產婦最好不要給嬰兒喂奶,先暫停一段時間。
麻煩2——產后尿潴留
解讀尿潴留:
如果產婦在胎兒分娩后第一次排尿時,盡管已經有了明顯的尿意但卻排不出來,這種排尿障礙醫學上稱為尿潴留。
為什么會發生尿潴留?
在分娩過程中如果胎頭壓迫膀胱過久,引起膀胱肌肉充血、腫脹,尿道水腫,導致收縮力下降,尿道變窄,排尿功能受到阻礙。加之分娩時陰道被高度擴展,或產鉗、胎頭吸引器手術的刺激和不慎損傷膀胱和尿道;產婦會陰傷口疼痛引起尿道痙攣和排尿痛,使產婦寧愿少喝水或憋著尿不敢排尿;產后腹壓下降,腹壁松弛,大腦排尿中樞對膀胱充盈不敏感,即使已經積存很多尿也引不起尿意等諸多因素,都容易使產婦發生尿潴留。
產后尿潴留的不良影響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產婦的膀胱里的尿液越來越多,膀胱脹得越來越大,可是產婦卻難以排出。膀胱肌肉其實就好像橡皮筋一樣,過度伸拉的時間太長,就會彈性下降,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即使膀胱積滿尿液但也排不出來。如此惡性循環會引起膀胱發生尿潴留,同時也很容易引起泌尿道感染。
解決麻煩的7個方略
1.產程中注意讓產婦及時排尿
為了避免尿潴留發生,采取預防措施非常重要。比如,在分娩過程中注意讓產婦及時排尿、避免產程過長及接產士及助產手術動作在接生時要輕柔,避免使膀胱和尿道受到損傷等。
2.產后鼓勵產婦及時去排尿
產后4-6小時就要鼓勵并幫助產婦主動排尿。如果在產婦的下腹和下部(恥骨聯合上方)觸及囊性腫塊,壓之有排尿感,表明膀胱已經充盈,可能有尿潴留。產婦有尿排不出時,可以采取膀胱刺激法,也就是到衛生間里擰開水龍頭開關,坐在馬桶上聽“嘩嘩”的流水聲,刺激膀胱發生條件性反射,將尿液排出。
3.多喝溫開水讓體溫下降
少數產婦在產后,由于產程延長,身體過于疲勞等原因出現體溫升高。一般為低熱,體溫超不過38℃,持續1-2天。當體溫升高時,為了避免排尿障礙導致產褥熱,建議多喝開水降低體溫,使尿液得到稀釋。而且,每次排尿要留意是否將尿排凈,以免細菌在膀胱里繁殖。
4.不斷用手按摩膀胱
如果聽流水聲產婦仍然排不出尿,可以用右手掌按摩恥骨上方膨脹的膀胱,也可用熱水袋熱敷此處,或用熱水薰洗外陰,溫水沖洗尿道口周圍,以解除尿道痙攣,刺激膀胱收縮。
5.采取半蹲半立的姿勢排尿
有些產婦不習慣躺在床上排尿,可坐起來或下床排尿。但產婦初次起床時要小心些,以免頭暈摔倒。感到頭暈要馬上平臥休息,待好轉時再起床,排尿時以半蹲半立姿勢為宜。
6.必要時使用導尿管
如果采取多種方法都沒排出尿液,必須趕快導尿,以免時間過久使膀胱越脹越大,過度伸拉會更排不出尿。如此惡性循環很容易引起泌尿道發生感染。
7.必要時應用止痛藥
有些產婦因會陰傷口疼痛有尿而忍著,影響正常的排尿。可以給用一些止痛藥及時止痛,如果疼痛仍不能改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促進排尿。
麻煩3——產褥期便秘癥
解讀產褥期便秘癥:
有些產婦在產后幾天都不能解便,或是發生大便秘結,這些排便困難醫學上稱為“產褥期便秘癥”,是產后容易發生的三大癥狀之一。
產褥期便秘癥的不良影響
產后發生產褥期便秘癥,主要是由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過大,腹部肌肉和盆底肌肉松弛,不能幫助排便。再加上產后頭幾天臥床較多,身體活動較少,致使腸道蠕動減弱;會陰裂傷或會陰手術切口及腹部剖宮產手術傷口引起疼痛,排便時不敢用力;產后最初幾天出汗多,排尿量增加,而進食水果蔬菜又不足等原因,都會致使大便干燥,不容易排出,造成三天以上未排便。便秘會損害產婦的健康,容易影響子宮收縮,造成回縮不良,子宮出血等。
解決麻煩的3個方略
1.及早起床活動身體
為了防止發生便秘產后要盡早起身活動。第一天可以在床上坐起,第二天下床在房間里來回走走,逐漸增加活動次數和時間,以促進腸道蠕動,盡快恢復排便功能。
2.注意飲食上的調理
產后大量出汗,身體失水多,容易使大便干燥。注意多喝水,飲食上多進湯水,不要因舊觀念影響而不敢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蠕動,有利于產后通便。但產婦如果胃腸較虛弱,宜從少量開始吃。
3.必要時服用一些通便劑
如果已經發生產褥期便秘癥,癥狀較輕時可服用一些蜂蜜水;如果已經幾天未排便,可服用潤腸片如麻仁潤腸丸,或使用開塞露通便。提醒一點,產婦不可以使用強力瀉藥,以免引起腹瀉影響乳汁分泌量。(文/陳永福 婦產科主任醫師)
下一篇:得了乳腺炎不能停止喂奶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注意這些病:母傳子 父傳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