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什么是嬰幼兒血管瘤
嬰幼兒血管瘤是在出生時或出生后1個月至2個月內出現,常發生于頭、臉及頸部,影響寶寶外觀,造成爸媽的擔心。父母的耐心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積極治療就可痊愈;但具有危險性的嬰兒血管瘤,如長在眼睛、咽喉、肢體末端,則需特別留意。
一些新生兒出生后,皮膚會出現鮮紅色的印記,有人說它是"床母"留下的記號,也有人說那是胎記,但這其實是幼兒身上常見的“嬰兒血管瘤”。嬰兒血管瘤并非一定在出生時就被發現。約有一半的嬰兒血管瘤是在出生一周或一歲時才出現。嬰兒血管瘤可長在身上任何部位,于皮膚表面最常見,其中約有一半的嬰兒血管瘤發生在頭、臉、頸部,最易造成外觀上的困擾。至于發生的原因,并不太清楚,只知是胚胎期發育不正常的結果。
根據統計,平均發生率3%左右,國內每年有約一萬六千個新生兒患有嬰兒血管瘤,其中男女比率為一比三。
北京豐臺長峰醫院血管瘤專區的專家提醒家長,發現孩子有血管瘤,千萬不要等,雖然有部分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性,但是這種幾率不大,不要為了等渺茫的幾率耽誤了孩子的治療,嬰幼兒的血管瘤早發現早治療。
下一篇:新生兒肺炎該如何護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判斷新生兒黃疸的簡單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