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毛毛的媽媽越來越感覺至今不會走路的兒子“不對勁”,幾天前,她抱著快一歲的毛毛到醫院檢查。當醫生告訴她毛毛患了腦癱時,她有些不相信,不斷地問孩子為什么會得這種病?
孩子患腦癱,是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的時間內,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腦損傷所致,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還可伴有智力低下、癲癇及感知覺異常。因此,對經歷過圍產期窒息、早產、產傷、缺氧缺血、核黃疸等的嬰兒,家長須密切觀察嬰兒的發育狀況,如發現有以下異常情況應盡快就診治療。
新生兒期 吸吮無力、睡眠差、易激惹或嗜睡、對光不敏感都可能是新生兒有腦損傷的表現。
嬰兒期 患腦癱的嬰兒運動能力發育落后。出生至1歲時,正常嬰兒的運動發育依次是抬頭、翻身、坐、爬、站、走。患腦癱的嬰兒運動發育不符合這一規律,如5個月~6個月時抬頭無力、不能扶坐;扶站時,下肢有力、肌肉緊張、姿勢異常,包括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兩腿交叉呈剪刀狀,還會伴有肘關節和腕關節屈曲、手經常握拳而拇指內收。此外,患腦癱的嬰兒長到5個月后,仍不能主動伸手抓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總用一只手去抓取。
□ 宋萬波 北京爾康醫院院長
相關報道:不能“三翻六坐”留心腦癱
如何對腦癱患兒進行家庭護理
了解腦癱“一二三”(圖)
32周以下早產兒易腦癱
新生兒體重異常易患腦癱
視頻:小兒腦癱有哪些表現
下一篇:腦積水的CT和MRI基本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先天性心臟病應及早治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