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曾接診過一名患者,她在不知道自己有子宮肌瘤的情況下懷孕了,懷孕15周左右時,因劇烈腹痛就診,檢查后發現她的子宮肌瘤發生了紅色變性,好在及時手術沒出意外。
說到“變性”,人們常想到的是,男女之間的性別互換。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子宮肌瘤也會“變性”。一般來說,子宮肌瘤都屬于良性腫瘤,它的“變性”有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甚至癌變,也有可能不會加劇病情。
子宮肌瘤的“變性”在肌瘤生長加快、血運相對不足時發生幾率較大,如妊娠期、分娩后和絕經后。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變性”是一種退行性改變,不會加重患者病情。通過B超,醫生就能發現子宮肌瘤的形態有變化,比如質地變軟,變得透明,多為玻璃樣變;變得像一個泄氣的皮球,且形成了囊腔,多為囊性變;變得和石頭一樣硬,可能是脂肪性變、鈣化等。此類“變性”,患者無需擔憂。但有兩種“變性”一定要引起我們重視:
一種是紅色變性。上文中提到的孕婦即屬此類。子宮肌瘤的紅色變性大多數在妊娠期發生,產后也有可能發生,它多是肌瘤因急性缺血發生壞死和出血所致,肌瘤組織被染成紅色。這種“變性”多伴有劇烈腹痛,有可能誘發流產或早產。因此,子宮肌瘤直徑超過4厘米的女性,一般建議先剔除肌瘤后再懷孕。
另一種是肌瘤惡性變,也就是癌變。所幸的是,一般認為,子宮肌瘤癌變的幾率小于0.5%,也就是說,每200例子宮肌瘤患者中,可能有一例發生癌變。通常而言,那些短期內突然長大、絕經后肌瘤不縮小反而長大的肌瘤,最需要警惕。對于生長緩慢、長期觀察變化不大的肌瘤,惡變可能性相對較小。
子宮肌瘤很常見,女性完全可以“與瘤共存”。一般來說,如果沒有月經量過多、疼痛、排尿困難、貧血等癥狀,直徑在3厘米以下的子宮肌瘤,只需每3~6個月做次B超或盆腔檢查,隨時監測就可以。但如果出現單個肌瘤直徑大于5厘米、未懷孕時子宮的體積因肌瘤比懷孕2~3個月還大、肌瘤位置特殊等情況,就建議盡早手術切除。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譚先杰
下一篇:產后遭遇子宮下垂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正確看待產后風濕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