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庭中的康復訓需要一天花多少時間?
量變產生質變,這是康復訓練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原則,沒有堅持,沒有不斷地刺激,就不會有數月之后的改變。所以很多明白的家長就會產生另一個糾結,那么一天究竟做多少時間才是合適的呢?這里先給大家談談Cathy的訓練過程。Cathy從出生后肌張力就一直很高,我們幾乎是第一時間采取了干預治療,由于新生兒期的時候,Cathy睡眠的時間很長,我們只能每次在她清醒時或者洗澡后做一些按摩和被動操,并且針對一些下肢肌張力問題做局部的緩解。到了4個月以后,白天的覺醒時間明顯變長,但這時候伴隨肌張力增高問題所產生的尖足、內翻等仍然很明顯,我們就把重心調整到異常姿勢的解除。每天單次按摩時間也就10分鐘左右,但是一天會找出10-15個覺醒的間隙來做訓練,每次的手法基本一致,都是圍繞內翻、尖足及下肢肌張力高的緩解方法。做完后還會和Cathy講故事,看卡片,或者用玩具做游戲等來訓練一些認知的能力,按摩+認知交替進行,相當于我們說的寓教于樂的形式,Cathy也不會感覺每次有多么大的煩躁,同時通過不斷較多次數的刺激與訓練,她的神經系統功能恢復的也特別的棒,5個月后,異常姿勢基本消除,到了8個月之后,肌張力問題基本完全緩解,1歲2個月后,實現獨走順利,并可以達到行走間的轉體與下蹲撿物。
在這里我想說的是家長一定不要把時間看的那么死,仿佛一定要根據某項規則將時間做足,不然就沒有效果似得。量變產生質變的核心不是單次你做一個小時就叫好,而是能連續不斷地去沖擊。舉個例子就像我們背誦一首較長的古詩,你一次花3小時去背誦,也許可以很好地記住,但第二天可能就會忘掉很多部分,而如果你用1周時間,每天花10分鐘去背誦2遍,一年后可能你仍然記憶猶新。所以量變產生質變,不是時間的簡單的堆積,但是大量的,分散的時間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定的量。
本文摘自由作者鮑秀蘭授權的《嬰幼兒養育和早期干預實用手冊》一書
下一篇:父母如何給孩子做認識訓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乳癌發病率年增3%到4% 雌激素紊亂或致癌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