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模仿哭聲
目的:教孩子張嘴模仿說話,除哭聲外能發出叫聲。
方法:當孩子啼哭時,你可以模仿孩子的哭聲,孩子聽到你的聲音會暫時停止啼哭,靜靜地聽,他會以同樣的口型再號叫幾聲,這是他第一次發出非啼哭的聲音。有了這種經驗,他會在高興時故意號叫。你再模仿孩子的號叫聲,逗引孩子跟著你發聲,母子一呼一應地發聲對答。你還可以面對面地抱起孩子,口型夸張、音拉長地發出音符,如“啊、喔、鵝、衣、嗚、迂”6個單元音,讓孩子模仿發音。
愛心提示:孩子出生的第1周處于最初的發聲階段,這時孩子會發出兩種聲音,一種是哭聲,一種是叫聲,如“啊”之類的聲音。剛出生1~2天的孩子對言語就有明顯的“同步反應”,就是身體的某部位(如手、胳膊或嘴唇等)隨著言語變化而呈現相應的動作,也就是說孩子會一邊發聲一邊做動作。據觀察,孩子最早出生15天(多數27天,最遲2個月)除哭聲外就能發出小的喉聲或叫聲,如發出啊嘿、嗚嘿、咕咕聲、嘆息聲、呼嚕聲、爆破聲、尖叫聲、噴氣聲、冒泡聲1至2次。最早15天(多數48天,最遲5個月)至少能發出上述聲音4次,如果孩子超過了5個月不能發出上述聲音,一定要去醫院做聽力檢查。
孩子一出生就能夠察覺嘴的運動同他們聽到的聲音是聯系在一起的。實質上新生兒就能很好地讀懂爸爸媽媽的唇語,因此,爸爸或媽媽在和孩子對話時,嘴唇的動作要比較夸張,讓孩子注視你的口型。要抓住一切時機對孩子說話,逗引孩子發聲,在孩子發出細小喉音的時候,你模仿孩子的聲音,孩子也會很高興。誘導孩子啼哭時發出聲音,母子一呼一應地發聲對答時,孩子會產生一種愉快的溝通欲望。
此游戲只要在孩子醒來時就可以進行,這是母子進行語言交流的好辦法。有人認為若孩子早期缺乏母子交流,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語言障礙,而這種障礙以后很難克服,也就是說,母嬰間的交流對其情感、智力和今后的行為發展都有重要影響。
下一篇:坐一會兒教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些相貌特征一定會遺傳給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