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新生兒出生后的第2天或第3天,有時會發現其頭頂稍微靠左或靠右的地方有腫塊。用手摸時有柔軟感,即使摁一下嬰兒也不哭,好像并不疼痛。過了兩三天后也沒有什么變化。如果你仔細摸一下,會感到腫塊周圍的骨頭向上隆起,而腫塊的正中央好像沒有骨頭,這就是新生兒頭上的包塊。
新生兒頭部包塊一般由兩種情況引起,即產瘤和頭顱血腫。產瘤又稱為先鋒頭,是由于孩子在娩出過程中,頭部受陰道擠壓而發生頭皮下局部水腫所致。多在剛出生時最明顯,以后逐漸變小,36小時內可完全消失。而頭顱血腫則為顱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被骨膜局限在局部所致。
這是由于孩子在娩出時顱部和母親骨盆間相互摩擦、擠壓或因生產困難而采用了產鉗或胎吸助產所致。孩子在剛出生時往往頭部包塊不明顯,數小時后或1~2天后頭部包塊逐漸增大,以后緩慢地縮小。一般在生后2周至3個月自然吸收。大多數新生兒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均無明顯的不適之感,也不會出現發熱、嘔吐、抽搐等異常情況。
新生兒出現頭部包塊后,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均不必特殊處理。
在此期間只需注意保護皮膚,不使其受感染即可。在給新生兒洗澡時動作要輕柔,不要用手使勁地搓揉,還應避免碰撞,更應注意的是不要穿刺抽血。因頭顱血腫內的血液處于半凝固狀態,既不易抽出,又極易引起細菌在其內繁殖而造成感染,而頭部細菌感染的后果是極其嚴重的。
如在此期間孩子伴有只睡覺不吃奶、少哭、反應差、面色蒼白、尖叫等情況,則應警惕顱內出血的可能,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頭顱B超或頭顱CT等檢查。如確實存在顱內出血,醫生將酌情給予手術等治療。
此外,如頭顱血腫較大,孩子可有貧血、黃疸加深等繼發現象,亦應去醫院請醫生進行診治。
下一篇:新生兒15種異常家長莫驚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寶寶選擇紙尿褲的4字口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