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便
【嬰語解讀】
寶寶每天小便的次數、顏色、量的多少和小便的氣味等是反映寶寶身體情況的重要指征,父母應該注意觀察。
資料統計,一般93%的新生兒在生后24小時內小便,99%在48小時內小便。由于寶寶的腎臟尚未發育完善,在正常狀態下保存水分的能力低于年長兒和成年人,因此小便次數比較多。在出生后頭幾天內,由于攝入量少,每天小便6~8次;1周以后,隨著吃奶量的增多,每天小便次數會增加到20~25次。
小便量的個體差異較大,一般出生后48小時正常尿量為每小時1毫升~3毫升,2天內平均尿量為30毫升~60毫升,出生后3~10天每天小便100毫升~300毫升,2個月時每天小便250毫升~400毫升,1歲時每天小便400毫升~500毫升。
【嬰語故事】
我才出生幾天,還沒辦法自己控制大小便。于是,媽媽給我穿上了紙尿褲,這樣媽媽就可以少受很多累,但我的小屁屁可是不太舒服。所以,每次媽媽幫我解開紙尿褲的時候我都特別高興。可今天我的表現把媽媽嚇了一跳,原來媽媽在我的紙尿褲上發現了紅紅的東東?!斑@是什么?寶寶的小便怎么是紅色的???”媽媽趕忙喊來奶奶,奶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金領冠專家點評】
新生兒在出生后幾天,小便可以有淡紅色、紅褐色或黃褐色的沉淀,這是尿酸鹽的結晶,是一種正?,F象,父母不必擔心。但如果寶寶的小便出現尿色發紅,如洗肉水樣或如煙灰色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眼瞼、雙下肢或陰部等部位有無浮腫。如果寶寶眼瞼浮腫的同時伴有精神煩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醫生會給寶寶做尿常規化驗,如果發現尿液中有大量紅細胞,提示寶寶可能患了急性腎小球腎炎,需要及時治療,同時臥床休息,千萬不能疏忽。
寶寶服用利福平、氨基比林、酚磺胺等藥物,或食用甜菜,也會使尿液發紅。但尿液檢查時沒有紅細胞,應該注意除去假象;服用了中藥或黃連素、大黃等藥物,尿液會變成金黃或橘黃色。
【父母應該怎么做】
1.小便發黃
寶寶小便顏色的深淺與飲水的多少、汗液排出的多少密切相關。如果寶寶飲水多、出汗少,其尿量偏多,尿色淺而透明;如果寶寶飲水少,出汗多或正在發燒,那么寶寶的尿量就會減少,顏色也會變成深黃色,并且氣味較大。
新生兒的小便發黃,要注意是否為新生兒黃疸所致,如ABO溶血、Rh溶血、先天膽道閉鎖等癥,都可引起小便發黃。較大的寶寶尿色深黃,或呈醬油色或濃茶色,一定要注意是否患了急性肝炎,一旦患病要及時診治。
寶寶服用以下藥物時小便也會變成金黃或橘黃色,如呋喃坦啶、痢特靈、復合維生素B、核黃素、黃連素、大黃、蕃瀉葉、蘆薈等。
2.小便發白
很多媽媽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寶寶尿在地上或盆內的小便發白,就好像米湯一樣。這時媽媽的心里一定很緊張,害怕寶寶得了什么病。寶寶的小便發白一般出現在寒冷的冬季,往往還會有白色沉淀,這是由于小便中的尿酸鹽增多而形成的結晶??梢栽谛”阒屑尤胍恍┧幔绫姿幔Y晶就會很快溶解,小便立刻變得清澈透明。
如果寶寶不但小便發白,而且渾濁或有特殊的臊臭氣味,同時伴有尿頻、尿急,小便時哭啼,大多是發生了泌尿系感染,形成了膿尿,一定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3. 小便頻繁
有時候,寶寶會小便次數增多,這也會讓媽媽很緊張,擔心寶寶腎臟出了問題。一般情況下,寶寶的年齡越小,小便次數越多;天氣越寒冷,汗液排泄少,小便的量和次數也會增多。但如果寶寶頻頻小便,而每次的量卻很少,或有尿褲子或排尿疼痛的現象,可能是尿道發生了感染,應該及時帶寶寶就醫。
男寶寶一定要注意查看尿道口是否發紅,有無包皮過緊;女寶寶在大小便后一定要及時清理會陰,清潔時要從會陰向肛門處擦拭,然后用水或濕溫毛巾擦拭干凈,以防引起尿道感染(參看第***頁“尿路感染”詞條)。
4.小便次數明顯減少
如果新生兒出現小便次數明顯減少的情況,要警惕脫水熱。鑒別寶寶是否缺水可注意觀察寶寶的睡眠與小便情況。發現寶寶未到喂奶時間就哭鬧不停,睡眠不安或小便次數明顯減少,同時還伴有發熱、口唇干燥、情緒煩躁等癥狀,那就可能是因缺少水所致的脫水熱。這時就要及時給寶寶喂水,最好在兩次喂奶中間喂0.5%的淡鹽開水(溫水)。
寶寶腹瀉的時候也要警惕脫水,可以從寶寶的囟門、眼窩、皮膚彈性、眼淚、小便量等方面來判斷。簡單地說,寶寶哭時淚少,口唇及舌面干燥拼命吸吮奶汁或水分,小便量減少,就可能存在脫水。如果6小時內沒有小便,那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特別提醒】
如果發現寶寶的小便不正常,一定要帶早晨第一次所排的中段尿(除去開始和結尾),在1小時內送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早明確診斷。
下一篇:新生寶寶呵護的7大要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兒健身關系成年后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