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是一家人的心肝寶貝,渴了、餓了、困了、病了……家長永遠都有操不完的心。在這個季節,家長最擔心的自然是孩子冷不冷、會不會著涼。于是乎,外出時把孩子裹得像個“棉球”,就是待在溫暖的房間里,也要給孩子穿著小棉襖、蓋上幾層被。
事實上,寶寶并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怕冷。過度保溫,反而會讓寶寶出現大汗淋漓、呼吸困難的“中暑”癥狀。
聽 一個23天大的寶寶的聲音
我叫小吉祥,男孩兒,來到這個世界上剛剛23天。真是的,媽媽為什么要把我生在冬天呢,剛離開她肚子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新世界好冷。不過,很快護士阿姨就用小包被把我裹了起來,那片溫暖柔軟很快讓我再次沉入夢鄉。
“哎呀,孩子蓋得太薄了,凍著了怎么辦?”睡了不知道多久,突然一個陌生的聲音把我吵醒,緊接著我被抱了起來,連人帶包被又被緊緊裹進一張被子里,還攔腰一捆——太緊了,我想揮舞小拳頭抗議一下,掙扎了半天也沒搗鼓出一絲縫隙來,反而熱出一身大汗,真難受啊。不會說話的我,只能拼命哭鬧來表達我的不滿。
哭啊哭,哭啊哭,嗓子都哭啞了,媽媽卻還不知道我的意思,只管一個勁兒地把乳頭往我嘴里塞,我都躲開了。還是被我的哭聲召喚來的護士阿姨有經驗,三下五除二解開外面的小被子——整個世界頓時安靜了,只聽見她“教訓”媽媽的聲音:“病房里這么熱,寶寶還穿著小棉衣,薄薄地包一層就行了。你們倒好,包兩層被子還給捆上,寶寶能不熱嗎?怎么活動手腳……”聽得我心里暗爽。
后來我才知道,那個喊著怕我凍著的人是奶奶。雖然那天她把我捆得很不舒服,但我知道,她這也是愛我,只不過,方式有點“落伍”嘍。
危險分析
穿太多、蓋太厚小心“捂熱綜合征”
聽了小吉祥的故事,身為寶爸寶媽的您內心是否有所觸動?您是不是也擔心自己的寶寶受涼受凍而采取過這樣的措施?鄭州市兒童醫院保健科主任朱曉華說,門診尤其是急診,經常遇到這樣的父母。抱著孩子匆匆忙忙跑來說孩子發燒了,一看,孩子包得里三層外三層,內衣都被汗濕透了,小臉通紅。“這怎么可能不發燒?捂得太嚴了,我們稱之為‘捂熱綜合征’。”
朱曉華說,“捂熱綜合征”主要是給孩子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造成的,在家給孩子蓋被過嚴、過厚,外出給孩子包裹過多、過緊時都會發生。“寶寶尤其是新生兒,手腳要不停活動,以促進大腦的發育。裹太嚴穿太厚,一是不利于手腳活動,二是會導致寶寶身體周圍溫度上升,而且無法散熱。”朱曉華說,寶寶尤其是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這種情況下寶寶的體溫也會快速升高,只能通過大量出汗來散熱,容易脫水。此外,高熱狀態下機體代謝增加,耗氧量也會增加,長時間如此還會讓寶寶因缺氧而昏迷、休克甚至窒息。
“年齡小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兒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且無力掙脫這種捂熱的環境,持續下去往往會病情惡化、大量脫水,導致身體內環境紊亂,長期缺氧,會損害臟器功能,大腦細胞也會缺氧壞死,影響大腦發育。”朱曉華說,近幾年因此導致寶寶死亡的病例少見了,但因此到醫院搶救的病例在冬天還時有發生,因缺氧時間過長引起癲癇、弱智、腦癱等后遺癥的患兒也有,因此寶爸寶媽們需要引起注意。
健康提醒
寶寶手腳溫熱不出汗最合適
那么,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捂得太嚴、穿得太厚呢?對此朱曉華介紹說,如果寶寶臉色赤紅、大汗淋漓、哭鬧不安、呼吸急促,大點的孩子表現出臉紅、煩躁、口渴癥狀,家長就要考慮到是否存在“捂熱綜合征”的可能性,及時采取措施。
“打開包裹降溫退熱是基本的。”朱曉華說,首先要慢慢地打開包被或脫掉一件衣服,讓寶寶離開高溫環境,但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別讓寶寶著涼。如果寶寶已經大量出汗,要注意補水,同時盡快把寶寶送往醫院救治。“越是這時候越要鎮定,注意包被或衣服有沒有蓋住寶寶的頭部,以免發生缺氧窒息。”
因為種種原因,很多新生寶寶都是由奶奶或姥姥照顧,她們有自己的一套“育兒方針”。那么,如何教會她們判斷寶寶的衣著、包被厚度是否合適?朱曉華也給出了一個簡單的標準——摸摸孩子的手心、腳心,如果溫熱無汗,證明現在的保溫措施剛剛好;如果有汗,同時腦門有點發燙,就證明寶寶是保暖過度,需要降溫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存在個體差異,活動量大小也不同,家長還是要根據自家孩子的身體素質,摸索著找到最合適的‘度’。”朱曉華說。河南商報記者 王惠叢 通訊員 趙雙印
下一篇:讓寶寶溫暖過冬的實用建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冬季該怎么保護寶寶的小PP?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