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早產兒的護理
一天,陳蓉著朵朵去兒童醫(yī)院打預防針,不提防被一位低著頭行色匆匆的女人撞個正著,懷里的朵朵受到了驚嚇,哇地一聲大哭了起來。陳蓉心疼不已,正想責問,卻見對方滿臉淚痕,一雙眸子盡是愁苦之色,定定地望著懷里一動也不動的寶寶。那個寶寶真小啊,像一尾魚躺在襁褓里,眼睛都睜不開的樣子。陳蓉的心一下子就揪緊了。詢問之下才知道,這個寶寶不足8個月就降生了,一直都很虛弱,最近還感冒了,于是媽媽帶著他急匆匆趕到醫(yī)院。陳蓉看著懷里左顧右盼、咿咿呀呀的朵朵,在心里默默地為那個提前來到人間的小生命祈福。
每個女人從懷孕的那一天起,就懷著急切的心情盼望著寶寶的早日降臨,可是如果小天使真的提前來到,煩惱也會隨之來到。
早產兒生理特點
在醫(yī)學上,我們把胎齡超過28周而未滿37周,出生體重低于2500g的活產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由于在母體內發(fā)育時間過短,出生后組織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功能不全,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弱,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不過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只要能抓緊2歲前這段寶貴的時間,科學喂養(yǎng),悉心護理,不足月的寶寶照樣可以健康又聰明。
大多數(shù)早產兒需要在醫(yī)院治療護理一段時間,當他們體重達到2公斤,室溫下體溫、脈搏等都能達到正常范圍,全奶喂養(yǎng)也能滿足正常生長發(fā)育需要時,他們就可以出院回家了。但寶寶出院后,身體仍然很弱,爸爸媽媽們要非常小心地加以護理。
盡量母乳喂養(yǎng)
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要盡量母乳喂養(yǎng)。
早產母親的奶中所含各種營養(yǎng)物質和氨基酸較足月兒母乳多,能充分滿足早產兒的營養(yǎng)需求;而且早產母親的奶更利于早產兒的消化吸收,還能提高早產兒的免疫能力,對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媽媽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適合喂養(yǎng)寶寶,盡一切可能讓寶寶吃到母乳。
對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寶寶,媽媽要按時擠奶(至少每三小時擠一次),然后將擠出來的奶喂給寶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早產兒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時會發(fā)生吐奶及呼吸運動不協(xié)調現(xiàn)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進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者會立即窒息致死。所以喂養(yǎng)時,最好使寶寶處于半臥位,如果發(fā)現(xiàn)溢奶,立即將寶寶俯臥或側臥,讓口中的奶水流出來。
吃得慢也是早產寶寶進食的一個特征,媽媽們一定要耐心。喂奶的過程中讓寶寶適當停下來休息,可以減少吐奶的發(fā)生。
新媽媽育兒手記:
如果早產兒沒有自行吸吮能力,可用滴管喂養(yǎng)法。即用滴管吸取母乳或牛奶后,沿小兒的舌根慢慢滴入。但在滴奶時不要猛烈向咽喉部灌滿,以免嗆入氣管。另外,奶的溫度要適宜,既不能太涼,也不能太燙,一般以奶滴在手背上不感到冷或燙為宜。
及時補充各種營養(yǎng)素
母乳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質、脂肪、乳糖,還有適量的微量元素、維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物質,公認為是早產兒的最佳食品。但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鐵、鋅等)及維生素(D、C、B等)的供給往往還不能達到早產兒的生理需求,而這些營養(yǎng)素又是保證早產兒智力體格發(fā)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時添加這些營養(yǎng)素就會造成營養(yǎng)素的缺乏,從而不利于早產兒智力的發(fā)育。
一般說來,母乳喂養(yǎng)的早產兒,出生后的第2~3周起,需每日供給維生素D 800~1200單位。同時每天每公斤體重應補充鈣劑100毫克。每天補充維生素B約65毫克,維生素C約50毫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魚肝油來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A的劑量每日不要超過10000單位。
早產兒血清維生素E也低于足月兒,出生10天后,每日應補充維生素E約15毫克。出生2周后,每日需補充葉酸20~50微克。
另外,在寶寶出生4-6周后,可以開始補充鋅和鐵。鋅的推薦量為每日3毫克,鐵的推薦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2毫克。
適宜的護理環(huán)境
除了母乳喂養(yǎng),適宜的護理環(huán)境對于早產寶寶也是至關重要的。早產寶寶由于存在著某些器官的障礙或缺陷,不能很好地適應正常的生活環(huán)境,對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特別敏感,因此護理中對溫度、濕度的要求就比較高。
日常護理中最佳的環(huán)境是,室內溫度保持24℃~28℃,室內相對濕度在55%~65%,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可以考慮用暖水以灌滿熱水的暖水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早產兒的身邊和足邊給寶寶保溫。并要經常更換部位和熱水,以保持一定的溫度。
正常情況下,寶寶體溫應保持在36℃~37℃。媽媽應每天上、下午各為寶寶測量體溫1次,并做好相關記錄,當最高體溫與最低體溫相差超過1℃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體溫的穩(wěn)定。
婉拒親友探望,預防感染
家有新生兒,親友的探望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是由于早產寶寶免疫功能低下,為了避免感染,媽媽一定要學會婉拒探視。除了專門照看孩子的人,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走進早產寶寶的房間,當然更不能把寶寶抱給左鄰右舍看。
在給寶寶喂奶或接觸寶寶前,要仔細清洗雙手,換上干凈的衣服或專用的消毒罩衣。要是媽媽不小心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易傳染疾病,給寶寶哺乳時,一定要戴上口罩,避免傳染給寶寶。
寶寶用具要每天消毒,床具要經常洗曬,居室要注意通風。盡量每天為寶寶洗澡、更換衣服,保持寶寶的皮膚清潔。這些似乎不起眼的小事都會降低寶寶感染的機率。
做好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
早產寶寶不僅生長發(fā)育落后于正常寶寶,心理和智力上的發(fā)育也會相對落后。為了彌補這種先天的不足,媽媽要做好對寶寶的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而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的最好方式就是撫觸。
來自美國的護理早產兒專家Ludington教授指出:“和你的早產寶寶皮膚挨著皮膚,保持相互依偎,這樣只需要20分鐘,就可以幫他降低身體的緊張狀態(tài),激發(fā)他的新生兒反射。寶寶得到放松的同時,也增加了抵抗外界感染的能力。”
這種親密接觸,有利于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增加免疫力,增進寶寶對食物的吸收利用,減少寶寶哭鬧,增加寶寶睡眠時間。更重要的是,它能增進父母與寶寶之間的感情交流,促進寶寶心理健康成長。
于博士溫馨提示:護理不足月寶寶,更需要媽媽的耐心
相對于足月產媽媽而言,早產兒媽媽要傾注更多的愛心與耐心,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媽媽要關注每個細節(jié),這對護理好早產兒大有裨益。
1、嬰兒床上用品及室內家具的顏色都不宜太過鮮艷、明亮,以免對早產兒產生過分刺激。
2、如果早產兒能吮吸,就讓他吸奶嘴,這樣可以協(xié)助他發(fā)展口腔活動技能,而且可以給他一定的安全感。
3、認真觀察寶寶的生命體征和各種反應,一般的規(guī)律不一定完全適合他的需要,必須留心觀察,千萬別強迫他。
4、當早產兒體溫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應的升溫或降溫措施后仍沒有效果者,應該及時去醫(yī)院救治。
5、當早產兒出現(xiàn)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吃奶驟減、臉色蠟黃、哭聲很弱、突然腹脹、發(fā)生痙攣、抽搐及時救治。
下一篇:如何給新生寶寶洗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清洗新生兒的前囟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