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理性黃疸:
50-60%的足月寶寶和80%的早產寶寶出生2~3后會出現生理性黃疸,表現為皮膚呈淡黃色鞏膜也微黃,檢察黃疸指數偏高,4-6天達高峰,一般10~14天就會消退。寶寶的各項情況都很好,吃奶有力、四肢活動好、哭聲也響亮,這是一種生理現象,可以每天給寶寶曬太陽,并保持大便通暢以促進膽紅素排泄。
小美溫馨提示:新手爸媽們要密切觀察寶寶的黃疸情況,如果黃疸加重,或消退后又出現,寶寶精神和吃奶情況差,可能為病理性黃疸,一定及時就醫治療。對于早產兒黃疸由于血腦屏障未發育完善,應該遵醫囑及時治療。
生理性體重下降:
通常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后一周內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這是由于寶寶在生后的最初幾天里多睡少吃、哺乳量不足,以及呼吸、出汗、大小便造成的水分喪失,再加上排出胎便,因此,寶寶會出現體重下降。隨后由于哺乳量的增加,寶寶的體重會迅速恢復和增長,出生后7~10天左右可以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小美溫馨提示:母乳媽媽們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寶寶吃不飽就隨意添加奶粉,看寶寶有沒有吃飽,只要看看寶寶在下一餐前有否排尿,就能知曉了。正常情況下,寶寶一天能保證6—8次小便,就說明媽媽的奶量是足夠的。
“馬牙”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后4--6周時,口腔上腭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象是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或“板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在出生后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所以爸爸媽媽們無需擔心。
小美溫馨提示:有些地方民間有習俗拿針去挑或用布去擦“馬牙”,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豐富,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粘膜,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
喉喘鳴:
新生寶貝的喉喘鳴多是由于喉頭的軟骨發育尚未完全引起的,表現呼吸聲較響,吸氣時明顯,哺乳時加重,睡眠時減輕,一般生長良好的寶寶,1歲內喉喘鳴現象就會消失,不需處理。
小美溫馨提示:有喉喘鳴的寶寶容易嗆咳,所以適宜側臥睡眠,而且盡量不要仰臥哺乳。
乳腺腫大、假月經:
男女新生寶寶都可發生乳房腫大,一般新生寶寶生后3~5天乳房腫大,如蠶豆,甚至有鴿蛋大小,而且有少量淡黃色乳汁液體分泌出來,一般生后1周左右乳房腫大最為明顯。有些小女嬰在生后5~7天,陰道會突然流出帶血性的分泌物,陰道有出血現象,醫學上稱之為假月經。這些現象都是由于體內激素變化引起的,一般情況下不需做特殊治療,癥狀會自然消失。
小美溫馨提示:新生寶寶生理性乳腺腫大一般不需要治療,更不能用手去擠或搓揉寶寶的乳房。但要仔細觀察,如發現寶寶腫大的乳腺不對稱,一大一小,局部發紅發熱,甚至撫摸時有波動的感覺,同時,寶寶有哭鬧不安等不適表現,則很可能是化膿性乳腺炎,應及時請醫生診治。
新生兒紅斑:
新生寶寶皮膚表面角質層尚未形成,真皮較薄纖維組織少但毛細血管網發育良好,常常因為一些輕微的刺激,如衣物、藥物便會使皮膚充血,表現為大小不等、邊緣不清多形紅斑,多見頭部、面部、軀干及四肢。一般來講寶寶沒有不適感,屬于正常的生理變化無需治療,通常1~2天內會自行消退。
小美溫馨提示:千萬不要給寶寶隨便涂抹藥物,因為寶寶的皮膚血管豐富,吸收和透過力強,處理不當則會引起接觸發炎。轉自美中宜和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