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別為一個吻而恐慌,但摸孩子前謹記洗手
“長有膿包的爺爺親吻自家孫子,卻導致孫子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死亡。”近日,這樣一個帖子在微信朋友圈流傳,引起很多家長的注意。新快報CBD記者翻查網絡發現,這條名為“死亡之吻,別亂親寶寶”的帖子其實是2012年所發。帖子中提及到名為“張思萊醫師”的網友發出一條微博:“我曾經治療過一個新生兒因“金葡”(注:黃金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敗血癥后死亡的例子。每天爺爺都要抱著孩子不停地親吻,孩子住院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后,母親才含淚說,孩子的爺爺下巴長了一個小小的膿包。孩子死后全家捶胸頓足哭泣,可是已經晚了。”
記者看到不少家長轉發這條帖子,并且也很在意別人親吻自己的寶寶。白領Lilian的女兒1歲多,工作關系她每天上班都得將女兒帶在身邊,同事們看著她女兒可愛,就會忍不住親親,這讓Lilian特別抓狂,“孩子半歲前免疫力差,我是堅決不許別人親我孩子,也不讓還有沒洗手的人就去摸孩子的小手。” 白領李小姐也不讓男性親BB的臉頰,“男性的胡須會扎破BB幼嫩的皮膚。”
長輩老親孩子,咋辦?試試改成撫摸吧!
是不是該杜絕親吻?記者為此咨詢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醫生、培兒屋兒童保健普及社的發起人歐茜,她表示:“不要因為親了一下孩子就特別恐慌,因為皮膚膿包接觸孩子,導致孩子全身嚴重細菌感染而死亡的情況還是很少見。正常的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免疫系統已經發育完備,不太容易因為一個親吻就造成嚴重感染而致命,除非孩子免疫系統本身就有較大缺陷,或者是感染的細菌獨立非常強。當然帶著膿包去親吻孩子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如果家長患病,要注意規避與孩子直接接觸。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接觸孩子之前先洗凈雙手,這樣就能將孩子患病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
對于愛親吻孩子的長輩,醫生有什么建議?家長在做好個人衛生的情況下,可將親吻改成撫摸;其次新生兒除去父母長輩等特別親密的監護人員外,減少其他人員不必要接觸,減少孩子生病的風險;家里有孩子,建議家長戒煙;家里每天都需要開窗透風,讓家里空氣流通。■新快報CBD記者 王娟 鄭紅
下一篇:口腔不衛生寶寶生“奶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小嬰兒不能捆綁下肢或蠟燭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