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新寶寶,這些反常不是病
懷胎10月,你終于見到了肚子里的寶寶。從這一刻起,你的實視線完完全全被他吸引走了。為什么他喉嚨里經常呼嚕呼嚕地響?為什么他會冷不丁抖一下?他打噴嚏時因為感冒嗎?別急,新寶寶的很多表現,看似異常,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
為什么他會不經意抖一下?
原來這是驚跳反應
新生兒常在入睡之后局部的肌肉抽動,尤其手指或腳趾頭會輕輕顫動,或受到輕微的刺激如強光、聲音或震動時,會表現出雙手向上張開,很快又收回,有時還會伴隨啼哭的“驚跳”反應。這是由于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所致,此時,只要媽媽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靜下來。這種反應在剛出生時經常出現,之后逐漸緩和,并在4個月左右消失。
Tips
如果寶寶出現了兩眼凝視、震顫,或不斷眨眼,口部反復做咀嚼、吸吮動作、呼吸不規則、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等癥狀時,應及時送醫診斷。
什么是擊劍反射?
當寶寶頭部轉向一側時,同側的手臂和腿伸直,另一側的手和腿彎曲(像擊劍姿勢一樣),這也是未成熟神經系統的正常原始反射。這種表現通常在4個月后消失,還會出現下巴、下唇顫抖等正常反應。
Tips
哭泣時神經敏感或者手腳發抖也是新生兒會出現的正常現象,一般1~2個月后就會消失。如果神經敏感變得嚴重或者在寶寶安靜的時候仍然持續,就需要聯系醫生。
為什么喉嚨里有怪聲?
喉嚨雜音
空氣經過正常的唾液或逆流的乳汁時會發出喉嚨雜音,這種聲音在寶寶睡著時更明顯。等到新生兒逐漸學會增加吞咽次數,這種現象就好轉了。
鼻雜音
通常是由鼻腔內干燥黏液造成的,而不是因為感冒。鼻腔堵塞或通氣差還會影響寶寶進食。因此,需要為新生兒清理鼻腔,使干燥的黏液濕潤,以便打噴嚏時打出來。
建議用溫水清洗鼻孔,也可以自己配制洗鼻鹽水:在一杯(240毫升)溫水中加入1/2茶匙食用鹽即可。清洗時每次用一滴水,每次洗一側鼻孔,多做幾次。可以使用吸鼻器,但不要用棉簽,以免傷到鼻腔。
Tips
注意要避免讓新生兒吸入香煙煙霧,因為這會造成鼻腔阻塞或打噴嚏。也要減少室內空氣中的絨毛、灰塵或任何強烈的異味。如果清洗鼻腔不起作用,寶寶呼吸變得困難,請盡快聯系醫生。
打噴嚏是感冒嗎?
新生兒偶爾打噴嚏并不是感冒,因為新生兒鼻腔血液的運行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質如棉絮、絨毛或塵埃等便會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噴嚏,這也可以說是寶寶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種方式。
Tips
突然遇到冷空氣也會有打噴嚏的狀況,除非寶寶已經流鼻水了,否則家長不用擔心,也不用讓寶寶服用感冒藥。
呼吸為什么這么快?
新生兒的呼吸運動很表淺而且沒有規律,呼吸頻率較快。在出生后的前2周,呼吸頻率一分鐘大約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兒也可能多達80次,這些都屬正常現象。這是由于新生兒肋間肌較為柔軟,鼻咽部及氣管狹小,肺泡順應性差,由于呼吸運動主要是靠橫隔肌肉的升降,所以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胸式呼吸較弱。又因為新生兒每次呼氣與吸氣量均小,不足以供應身體的需求,所以呼吸頻率較快,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
Tips
若是早產兒或肺部發育較差的寶寶因缺氧而臉色發青時,可以刺激寶寶哭泣,促使肺泡張開,增加換氣量。如果寶寶呼吸變得困難、呼吸間隔大于10秒鐘,請聯系醫生。
瞬態呼吸急促 有時候,新生兒會出現快速、逐漸加深的呼吸來擴大他們的肺活量。如果這種情況在1分鐘之內緩解,就是正常的。
蹺蹺板式呼吸 呼吸時,腹部鼓起的時候胸部凹下去,這是因為有些新生兒的柔軟胸腔容易隨著隔膜的向下移動而被吸得凹陷。另外,打哈欠或間歇性嘆息聲,也是新生兒為了打開肺部而做的動作。這些都屬正常。
打嗝是因為胃腸有疾病嗎?
通常打嗝都是由于吃得太多或是小部分酸刺激到食管下部造成的,給寶寶喝幾口水就好了。這是極為常見的現象,由于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因此打嗝、放屁的次數都較成人來得多。
若家中的寶寶持續打嗝一段時間,可以喂寶寶喝一些溫開水,以止住打嗝。
Tips
新生兒在睡眠轉換時會翻身,偶爾還會抽搐,喉嚨里發出咕嚕聲,肚子里還有食物通過胃腸道的聲音;輕睡眠時,寶寶會啜泣、呻吟或發出其他怪異的聲音,這些都是正常的。
像蛇一樣脫皮?
幾乎所有的新生寶寶都會有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兒皮膚最上層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容易脫落。
此外,新生兒連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發達,使表皮和真皮的連接不夠緊密,造成表皮脫落的機會增多。若脫皮合并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癥狀,則可能為病癥,需要送醫就診。
Tips
這種脫皮的現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會出現,但以四肢、耳后最為明顯,只要在洗澡時使其自然脫落即可,無須特別采取保護措施或強行將脫皮撕下。
吃奶還行,為什么體重卻減輕了?
新生兒在出生一周后往往會有體重減輕的情形,這是因為寶寶的進食量還沒有走上正軌,加上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膚排出肉眼看不出的水分等,使體內暫時性的失去平衡,造成體重在出生后前3~4天會減輕。減輕的量可能多達出生時體重的10%,不過隨著寶寶漸漸適應,八九天后這些體重就會補回來。若10天后仍未恢復的話,就應該就醫另尋原因。
牙床上出現小白點
新生兒的齒齦邊緣或上顎中線附近,常會有一點一點的乳白色顆粒,表面光滑,為數不一。少的話可能1~2顆,多的話可能有數十顆,這是由于當胚胎發育6周時,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開始增質變厚形成牙板,為牙齒發育最原始的組織。在牙板上細胞繼續增生,每隔一段距離形成一個牙蕾并發育成牙胚,以便將來能夠形成牙齒;當牙胚發育到一個階段就會破碎斷裂并被推到牙床的表面,即我們俗稱的“馬牙”或“板牙”。
Tips
這些乳白色的小顆粒一般在2周左右就可以自行吸收,不要用針去挑或用布擦,以免損傷黏膜,引起感染。文/小葉 指導專家/徐靈敏 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青浦分院兒科主任
下一篇:菜鳥爸媽常犯八個育兒錯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么清潔新生寶寶的五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