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晚報訊 一對父母抱著約7個半月大、奄奄一息的男嬰直奔華東醫院,因無兒科又由120轉送至市兒童醫院。兒童醫院事先已打開綠色通道、騰出床位準備第一時間救治,結果孩子送來時已無心跳呼吸,身體發僵,醫生檢查后宣告不治。據家長回憶,空調房里給男嬰捂了被子,時間超過一個小時,導致窒息昏迷。目前,男嬰確切死亡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市兒童醫院兒內科吳瀅副主任醫師介紹,類似現象被稱為“捂熱綜合征”,捂被過久易引起嬰兒缺氧、大汗、抽搐昏迷,在冬天較常見。但在夏季空調房里,也要注意因捂被導致的意外。吳瀅副主任醫師同時提醒,家長可根據室內環境溫度為孩子適當增減衣物,如室溫較高,孩子睡覺時可以著短袖蓋條小毛巾;如果在溫度較低的空調房,可以穿護住肚臍的薄型長衣長褲,蓋條輕薄小被子。
醫學解釋:捂熱綜合征
“捂熱綜合征在臨床上由來已久,絕大多數出現這種情況的家長,內心太固執,對嬰幼兒過度關心。”北京兒童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高恒淼說,出現這種癥狀的嬰幼兒多由爺爺奶奶輩照顧。
“新生兒或嬰兒體表面積與體重比要比成人大,散熱也比成人快,如果捂得過久或保暖過度,孩子身體周圍的溫度會急劇上升,使機體處于高熱狀態。孩子會大量出汗,甚至脫水。”高恒淼說,此外,高熱時機體代謝增快,耗氧量增加,再加上被窩內缺乏新鮮空氣,還可導致孩子發生缺氧。
由于小嬰兒,特別是不滿月的新生兒無力掙脫“粽子裝”,病情往往迅速惡化,出現內環境失調和多個器官功能損害或衰竭,致死致殘。如果造成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還可繼發腦水腫,嚴重者腦細胞缺血壞死,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永久性損害,而導致癲癇、弱智、腦性癱瘓、失明、失語等后遺癥。情況特別嚴重者,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救治
降溫退熱是首要措施
“打開包裹,降溫退熱是首要基本措施,首先去除捂熱原因,撤離高溫環境,讓孩子盡快呼吸到新鮮空氣,并盡快送到醫院救治。”高恒淼說,在帶孩子趕往醫院的途中,不要把患兒的頭部捂蓋過嚴,以免再次發生缺氧窒息。
在醫院救治時,迅速給氧是治療的必須手段。由于患兒高熱大汗后使水液大量丟失,會引起脫水和酸中毒,因此必須積極補充葡萄糖、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除以上治療措施外,對抽搐的患兒要應用抗驚厥藥。給予能量合劑和維生素C等藥物,以促進腦功能的恢復。
在家時,可使用溫水擦浴的方式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把幾塊紗布和毛巾浸泡在34-37℃的溫水中,微微擰干,把紗布放在寶寶的腋窩下和大腿根部,同時用毛巾輕輕擦拭寶寶的胳膊、腿和手腳。紗布隔幾分鐘換一次,每次擦浴一般進行20-30分鐘。
“但這并不適應所有捂熱綜合征的孩子。”高恒淼說,如果使用溫水擦浴,要注意浴室的溫度。但不能使用發汗藥,也不能使用退燒藥,以免出汗過多加重虛脫。
■ 提醒
不宜給孩子使用電熱毯
●高恒淼,北京兒童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
一般來說,冬季室內保持在24℃左右,夜晚不宜給孩子使用電熱毯,也不適合蓋得太多,更不能和大人蓋一個被子,成人體溫會使得寶寶所處環境溫度過高。
適宜的濕度對于孩子的健康也很重要,最好保持在50%到60%。
孩子傷風感冒,千萬不要捂汗,否則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征,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
冬季帶嬰兒外出,穿衣適度的情況下,要多觀察嬰兒體溫、面色、呼吸變化,同時適當補充水分。對大多數嬰幼兒來說,羽絨服就合適了,但最好給孩子戴上帽子、手套,穿厚襪子,因為頭部是寶寶的主要散熱部位,而嬰幼兒手腳處于肢體末端,很容易著涼。
■ 問答
Q:嬰兒在什么樣的溫度下才適合?
A:這要結合溫度、濕度、個體差異來具體分析,不能籠統論之。嬰兒剛生下來時,適應的是母體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對外界溫度適應性較差,未來的半個月內,是嬰幼兒需求的溫度逐漸降低的過程,一般在生下來半個月后,才逐漸適應到比成人適宜溫度高一點的溫度。新生兒每天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不同的,再加上個體對冷熱適應的差異,很難說哪一個具體溫度才是最適宜的。
Q:怎樣判斷嬰兒穿得是否適量?
A:摸孩子手心、腳心是否出汗,如果有汗,腦門發燙證明嬰兒保暖過度,需要降溫。由于個體差異,家長只能根據自己孩子的體質體征來摸索穿多少合適。
Q:給嬰幼兒使用睡袋會不會增加捂熱綜合征風險?
A:睡袋可以用,但要注意觀察寶寶,避免在睡袋里無法掙脫而捂得太熱。
下一篇:新生兒該多抱抱還是多躺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寶寶帶不好影響一生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