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劉林 楊紹功 夏冠男 閆起磊)連日來,湖南、四川、廣東多地發生嬰兒接種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引發了公眾對疫苗安全性的擔憂。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就網友關注的問題和一些網絡傳言進行了采訪求證。
“偶合死亡”是否是涉事方逃避責任托詞?
涉事企業深圳康泰公司16日發布聲明,將“疫苗致死”事件稱為“疑似偶合死亡事件”,并稱“偶合癥的發生與疫苗本身無關”。不少網民質疑,短時間內發生了多例新生兒接種疫苗后死亡的事件,使用的都是康泰公司生產的疫苗,而康泰公司單方面宣布偶合癥的發生與疫苗本身無關,有推卸責任的嫌疑。
海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科長曾雪霞告訴記者,醫學上說的“偶合癥”是指,受接種者在接種時正處于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前驅期,接種后巧合發病,發病原因與疫苗無關,“但是,這并不表示所有接種死亡在未經鑒定前都可以用‘偶合死亡’來解釋。”
曾雪霞表示,從臨床醫學角度上講,判斷是否“偶合性事件”,疫苗生產企業說的不算,需要由預防接種調查診斷專家組經過詳細調查后判斷。如果專家組下了結論而被接種死亡者家屬不服,可以向市級以上醫學會申請鑒定。如果對鑒定結果仍然不認同,可以走法律程序,提起民事訴訟。
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通知表示,正在深入調查嬰兒死亡原因,進一步對藥品生產企業進行檢查,對疫苗產品質量進行檢驗。
新生兒24小時內必須打疫苗:利益驅使還是醫學必須?
不少網友關心,嬰兒出生24小時內是否必須要接種乙肝疫苗?有網友認為“讓嬰兒都打乙肝疫苗是利益驅使,有人為了錢向全國新生兒設下魔鬼圈套”;但更多網友表示,凡事不能因噎廢食,現在母嬰傳播在乙肝患者中確實占相當的比例。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針對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曾經表示,我國乙肝防控的難度大,但空間也大。新生兒預防乙肝,最好在出生后24小時內注射乙肝疫苗。
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科主任張世英23日告訴記者,從醫學上講,新生兒不接種乙肝疫苗容易暴露在乙肝病毒的風險下,廣東省也要求地方疾控中心保證新生兒24小時內完成接種。從效果看,開展乙肝疫苗有效地降低了深圳的乙肝發病率,從17.8%降低到了成年人7%以下,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1%以下。
是否還存在未知的不良反應?
隨著疫苗傷害事件的接連發生,不少家長對疫苗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十分關心。接種了同一批次疫苗的孩子還可能出現哪些不良反應?如何判別以便及早就醫?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認為,出現不良反應不難發現,但是要預測哪個嬰兒會出現不良反應就很不容易。
劉遠立認為,接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盡管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但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哪個國家得到完全控制。接種疫苗后嬰兒出現死亡,原因可能有幾個,一是疫苗質量有問題,二是嬰兒猝死的情況即使不種疫苗也會有時發生,三是接種程序是不是值得重新審視,按現行接種程序的規定,嬰兒出生當天就同時接種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而卡介苗是活性的,是不是有些嬰兒受不了?總之,醫療衛生界,企業,政府和社會對此事件的確應當予以重視,仔細分析原因,總結應有的經驗和教訓,但一定要遵照偱證決策的原則。
下一篇:專家:乙肝疫苗接種程序不宜改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打疫苗新媽媽應心中有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