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大便可多達5~6次,呈金黃色黏糊狀;而吃配方奶粉的寶寶每天大便只有1~2次,呈淡黃色,質地較硬。這是什么緣故呢?主要的原因有以下2點。
1.低聚糖的力量
母乳中含有8g/L左右的低聚糖(已經接近母乳中蛋白質的濃度),其種類多達130余種(其中以低聚半乳糖含量最多,其次是低聚果糖)。它們都是由3~10個單糖相互連接而形成的短鏈糖,我們的腸道無法分解和吸收這些低聚糖,但它們是腸道中“好細菌”(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嗜熱鏈球菌等)的食物,也是這些“好細菌”組成細胞壁的原料,所以,吃母乳的寶寶腸道中“好細菌”占絕大多數。這些“好細菌”能使奶液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使食物中的纖維素轉變成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鏈脂肪酸。由于酸性可刺激腸道蠕動,所以,吃母乳的寶寶腸蠕動快,大便停留時間短,排便次數多,大便也較軟。由于糞便中經常含有對人體有毒有害和致癌的物質(如胺類、鉛、汞、鉻、霉菌毒素等),及時排便能縮短這些有害物質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所以,及時排便對人體健康有利。一般的配方奶中沒有這些低聚糖,因此人工喂養兒腸道中“好細菌”不多,而是以大腸桿菌占主導地位,所以,大便次數少,而且質地堅硬。
2.得天獨厚的脂肪酸結構
脂肪是以甘油為軸心、平行地結合3個脂肪酸所構成的,母乳中脂肪酸的位置和配方奶(大多由牛、羊奶做成)不同。母乳中棕櫚酸(也就是軟脂酸)是位于中間位置上,在消化過程中不容易被水解下來,而牛乳中的棕櫚酸則是處在兩邊位置上,在腸道中很容易被脂肪酶分解下來。游離的棕櫚酸則會和鈣結合,成為棕櫚酸鈣。這就是寶寶大便中的皂鈣,也就是俗稱的“奶塊”,是大便變硬的原因之一。
挑選奶粉有講究
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吃奶粉易“上火”的問題呢?針對上述原因,家長們不妨選用含有益生元(益生元就是上述的低聚糖)或益生菌的配方奶粉,這些“好細菌”能產酸,一則可抑制有害細菌(有害細菌多數都怕酸),使產胺減少,二則酸性可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減少毒素吸收,減輕“上火”。
最近,市場上推出一些“不含棕櫚油”的配方奶粉,由于沒有棕櫚油,減少了棕櫚酸的成分,也可以減少皂鈣,有助于鈣的吸收,而且使大便硬度減小,減輕便秘。
給寶寶科學降火
除此之外,要保持通便,防止上火,每天定時按摩腹部也很重要。按摩應從臍周開始,順著左上腹®左下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的順時針方向進行。每天按摩10分鐘,也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已經添加輔食品的寶寶可在食物中多加些富含纖維素的菜泥,因為纖維素不會被分解,但可吸收水分,使體積增大,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
TIPS:
便秘后,大便中的蛋白質被細菌發酵所產生的胺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便會重新吸收入血,造成眼屎多、口臭、牙齦炎、食欲不振等“上火”的癥狀。文/健康娃娃嬰兒版
下一篇:如何給寶寶選擇安全的奶粉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奶瓶究竟要不要消毒?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