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布魯斯回到家,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怎么,打球輸了?”父親發問。布魯斯說:“這下我們失去了參加市賽的機會。”父親說:“那又怎樣,好好努力明年打好,不就可以了?”父親是一個樂觀的人,很少為什么事悲觀、失望。而布魯斯卻相反,極情緒化,稍有挫折就悶悶不樂。父親最不喜歡兒子的就是這一點,今天看見他又這樣不禁氣上心來。父親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似乎在怪兒子小題大做。布魯斯不快地看了父親一眼,回到自己房間,中午飯也沒吃。
布魯斯根本不能理會父親的話語中的積極含義,因為從一開始父親就拒絕接受布魯斯的感情,認為他是小題大做,使布魯斯產生敵對情緒。
此時他極為反感父親對他的情感的忽視和指責,他認為父親霸道,不理解他,這使布魯斯情緒更為低落,阻斷了父子間進行交流的可能。
讓孩子品嘗失敗,并不等于不理解孩子的情感感受,甚至去指責他情緒低落。如果在這時我們首先伸出理解之手,體貼地說:“那你一定很難過。”或“我為你感到遺憾。”這樣我們與孩子就站在了一條戰線上,孩子更容易聽進父母富于經驗與理智的建議。
下一篇:將錯就錯讓孩子吃點苦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孩著重家庭學校對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