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真相開講
小孩子的生活經驗不足,對“選擇之后果”常常預見得不充分,這導致其愿望的“常變常新”,這不是大過錯。孩子比我們預想的更敏感,比如他忽然對動物園失去了興趣,也許只是注意到了動物園里糞便與干草混和的味道;他忽然不愿去親戚家小孩的“祝壽會”,是因為他在祝壽會上的一言一行都無人關注,他感到受了冷落;而不愿再彈鋼琴,或許只是因為最近鋼琴老師對他過于嚴厲……一旦了解到他“出爾反爾”背后的真相,我們就不會籠統地責備他“言而無信”,而是能幫助他打開心結,知道他是否真的受到了傷害,以及放棄原先的目標對不對。
我們要相信營養學
一位非常懂得營養學的媽媽做菜特別清淡,她認為吃得過咸會使人過早衰老、咳嗽、引發高血壓,因此當她見到女兒墊了小板凳,在廚房里偷著往湯里加鹽時,她奪走了鹽罐。后來女兒在幼兒園暈倒,磕掉一粒門牙,醫生診斷是“低血壓引起的頭暈”,孩子媽媽才知道,女兒從爺爺那里隔代遺傳了低血壓的毛病,她需要比平常人多一點的鹽。還有一位媽媽,特別喜歡給孩子買魚片干,因為它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鈣、磷等微量元素,是一等的“健康零食”。她的寶寶被迫以喜不喜歡吃魚片干作為獎懲標準,結果,為了得到一個芭比娃娃,孩子吃掉了數十袋魚片干,長出了難看的氟斑牙。后來這位媽媽才在網上看到,魚片干由海魚制成,含氟量很高,過多食用將導致慢性氟中毒。她很后悔沒有關注寶寶不愿吃魚片干意愿。
真相開講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在為孩子的挑食行為傷腦筋,為此展開的飯桌上的爭斗,多數轉變為“是我說了算還是你說了算”的大比拼,隨著孩子的“眼淚拌飯”,父母們露出了勝利者的欣慰。然而,最近有越來越多的營養學家認為,挑食是身體做出的自然反應,孩子特別反感某種食物,多半反映這種食物中蘊含的主要營養素,在孩子體內已經過剩。因此,不必強迫孩子吞咽那些他認為“顏色恐怖、氣味惡心”的食物來強調“營養學我比你懂得多”。父母不妨提供足夠多的食物品種,讓孩子自由嘗試,讓吃飯成為“值得期待的事”,而不是“讓人心神不寧的受刑時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朋友怎可亂交?
“他不是你們班表現最好的小朋友,他得的小紅花比你少多了,你與他在一起有什么好處?也許會學了一身壞毛病?!薄八{皮了,鬧得讓人吃不消?!薄八t腆了,將來還是能說會道的小朋友有出息,你不想交大方點的朋友嗎?”多數孩子新交的朋友會遭到爸媽諸如此類的“求全責備”,他們會千方百計否認孩子自由結交的小朋友,而鼓勵孩子去交自己選出來的朋友,比如父母的好朋友家的孩子,比如父母眼里家世背景高尚,優雅謙遜,有禮上進的“模范孩子”。
真相開講
成年人往往將自己功利化的交友原則強加給只有幾歲的寶寶,這些“交友原則”常常令年幼的寶寶困擾不已,比如,寶寶根本不明白為什么交朋友要交“小紅花多的”,為什么坐助力車上幼兒園的自己,就不該與坐小汽車上幼兒園的同學講悄悄話。幼兒也不喜歡結交一點缺點也沒有的,仿佛“太空級純凈水”的孩子,與這樣的孩子在一起,寶寶老是受到比較和批評,他有什么愉快的呢?隨著寶寶的成長,以及個人判斷能力的提高,他的交友圈也在不斷“刷新”,而讓孩子遠離有壞習慣的朋友,前提條件不是父母硬性隔斷他們的來往,而是父母點到為止地指出這小朋友的缺點,與此同時,不去隔斷他們的交往,讓孩子充分了解他的朋友,相信最終,孩子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不要把早期變超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讓你的孩子智商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