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能夠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沖動時常是情緒失控的表現,如果讓自己的負面情緒被“魔鬼”所控制,那就只能讓自己被情緒毀滅了。
【教子個案】
趙剛陽的爸爸脾氣相當暴躁,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有一次,他抱怨媽媽做飯晚了,等媽媽做好飯時,他就當著她的面,把碗摔到了地上。趙剛陽跟爸爸一樣,也是急脾氣,常常對媽媽、對同學發火。
有一次,同桌王鵑把他的作業本弄臟了,他抬手就把作業撕了。王鵑受不了他,立馬要求換座位。班上的同學都知道他脾氣不好,所以都盡量避免和他來往。現在,大家都不愿意做趙剛陽的同桌,老師沒辦法,只好讓他一個人坐在最前面。
趙剛陽也時常為自己的壞脾氣煩惱,可是每次有人觸犯了他,他總是無法約束自己,說一些傷害人的話,情況嚴重時,他還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專家剖析】
男孩善于管理情緒,才能把握自我,對生活中的矛盾事件引起的情緒反應,做適可而止的排解。男孩學會用樂觀的態度、幽默的情趣及時緩解緊張心理,就能良好地掌控、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做沖動情緒的犧牲品。
約束行為并不是提倡男孩壓抑情緒,而是讓男孩學會正確轉移不良情緒,讓言行處于健康、正常的狀態,這種能力也被稱為情商。情商越高的人,越能做情緒的主人,不讓負面情緒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生活、工作。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有效約束自己的沖動行為,能夠幫助男孩更好地解決生活問題。提升男孩的工作和人際活動能力,做一個讓人愉悅,樂意相處和合作的人。無論是在學習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喜歡與脾氣暴躁的人共事。
男孩比較容易沖動,更喜歡通過身體的接觸、動作類的行為來表達情緒,發泄精力。這和男孩體內的睪丸素有關,因此,男孩對言行的約束能力要普遍低于女孩。媽媽也應該了解男孩的這個特點,理解他們的行為傾向,教會他們用健康的方式發泄情緒。
【給媽媽的教子建議】
建議一:教會男孩體察自己的情緒
人一定會有各種情緒反應,過度壓抑情緒,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男孩要學會體察自己的情緒,時刻提醒自己注意:我現在的情緒是什么?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我這樣做好嗎?男孩時刻反省,才能及地糾正不良情緒,不讓沖動誤事。
蔣明和陳軍約好九點集合去打球,可陳軍遲到了,蔣明為此心情很不好,他開始對陳軍進行冷言冷語的諷刺,陳軍的臉色也變了。
蔣明趕緊問自己:我在干什么?我這樣做好嗎?我不想和他做朋友了嗎?我如果遲到了呢?蔣軍一反思,馬上發現自己情緒不對。他趕緊轉變口氣跟陳軍說話,兩人又和好了,一起高高興興地玩球去了。
人有情緒是正常現象。媽媽要教男孩學會體察自己的情緒,會尋找一些比生氣更好的處理方法。
建議二:教男孩用適宜的方式緩解情緒
情緒不能被壓抑,但是可以被轉移。男孩喜歡用動作、肢體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喜歡用語言來表達。男孩遇到生氣、傷心、憤怒的事情時,媽媽可以讓他通過運動、游戲來發泄情緒,這種方式更健康,更適宜。
賈云回家后情緒很激動,他跟媽媽說:“我和陳科比賽摘水果,他耍賴皮,把果園里陳姨摘的份額也倒進了自己筐里。”媽媽說:“這是他錯了,你想干什么啊?”賈云說:“我要和他打一架。”媽媽趕緊說:“你們也就是比比玩,別鬧真了,下次超過他不就行了。”
媽媽看他情緒很激動,就說:“我正要提水澆花呢,累得腰疼,你幫我打水吧。”賈云看到媽媽額上的汗,只好答應了。媽媽是花匠,每天都要澆很多水。陳云一桶接一桶的幫媽媽提水,不到一會兒,他的情緒就平息了。
男孩情緒激動,被負面情緒控制了,想做出傷害自己及他人的事情時,媽媽要教會他通過運動、勞動、游戲等方式轉移情緒。情緒并不可怕,男孩學會了轉移情緒,就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沖動言行,約束好自己。
建議三:讓男孩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學會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他人才能理解自己的言行,進而配合男孩,朝他想要的方向來發展。人與人之間交往時,彼此都有一定的換位思考能力,但是唯有善于表達情緒的人,才能夠獲得更多的諒解,讓合作更順利。媽媽可以增強男孩的閱讀量,讓他增加表達情緒的詞匯儲備。平時,媽媽應該鼓勵男孩說出心里話,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苦惱、不滿等情緒,讓男孩慢慢學會表達情緒。一個善于表達情緒的男孩,更能有效約束自己的沖動言行,獲得他人諒解。
下一篇:給寶寶一顆“感恩的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都市孩子為何患上自然缺失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