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媽媽所經歷的“生、養、育”與爸爸不同。母愛往往是關懷更多,保護更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積極的人際關系。如果說父愛是帶有規則性的,那么母愛則是溫柔細膩的。媽媽要充分讓寶寶感受到被愛、被關懷。與孩子建立積極的親子關系,讓他覺得媽媽就是“安全島”。感受到充分母愛的孩子,將來獨立的更加順利,也會更愛他人,愛這個世界。對長大后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很有幫助。
第二,情感模式的形成。媽媽跟孩子在一起時,會滔滔不絕地說話,并不斷地跟他進行眼神、肢體的接觸與交流,這些都能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情感模式。孩子的要求,母親能立刻感知并做出反應,長大后,他也會敏銳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緒。這一點,體現在男孩身上,就是責任心強,體現在女孩身上,就是溫柔細膩。
第三,性別意識的形成。父母雙方在孩子性別意識形成上的作用,各有側重。女兒的效仿對象是媽媽,她會通過觀察媽媽,了解女性的性別特征。
那么,媽媽怎樣做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呢?首先要提醒媽媽,母愛無邊,但千萬不要過度保護和溺愛。好媽媽會隨著孩子成長,學會放手,讓他獨立。
孩子3歲以前,媽媽需要和他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這一點與父親不同,媽媽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這是個稍縱即逝的過程,媽媽需要將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成為孩子的第一養育者。
孩子上小學以后,媽媽的主要任務,就是開始練習“放手”,并鼓勵父親積極介入孩子的教育。這個時期,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將更加突出。 □李文道
下一篇:家務勞動對孩子有什么益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讓寶寶“天才”變“阿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