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周周在小區(qū)花園排隊等騎木馬,木馬上有一位十歲左右的男孩在玩。周周等了好一會兒,見男孩沒有下來的意思,就著急地問道:“哥哥,你還要玩多久啊?”男孩看都沒看她一眼,說:“我還要玩很久很久。”周周急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我想騎木馬了。”男孩不理她,繼續(xù)自顧自地玩。
周周見他根本不理會自己,還說要玩很久很久,忍不住哭了,“我要玩騎木馬,媽媽,我要玩騎木馬!”我安慰她說:“你再耐心等等吧,哥哥這么大了,知道公共的玩具要輪流玩的,等一下會讓給你玩的。”沒想到男孩大聲接茬,“我還要玩很久很久,不讓給她玩!”
這下炸鍋了,周周大哭起來,淚水決堤而下,既委屈又憤怒,她邊哭邊喊:“我要騎木馬!我要騎木馬!”我蹲下來把周周攬在懷里,輕輕拍她的背,柔聲說:“周周今天排隊等了這么久,很耐心。你等了這么久,哥哥還是不讓給你,看得出來你很難過。”周周點點頭。我接著說:“哥哥霸著玩具不和別人輪流玩,這樣不對。要不我們再跟哥哥商量商量?”周周再次哽咽著問男孩:“哥哥,給我玩一下好不好?”男孩仍然說:“我還要玩很久。”這個回答讓周周徹底失望了,再次大哭起來。
旁邊一位家長看不下去了,讓自己的孩子把木馬讓了出來,笑著對周周說:“小朋友到這邊來騎吧,別哭了,哭了就不乖了。”我笑著說:“沒關(guān)系的,可以哭。”家長很驚訝地看著我,“啊?讓她哭啊,你可真耐心。”我點點頭,“是的,讓她哭。”家長不解地走了。
哭是孩子表達內(nèi)心需要、宣泄情緒的方式。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餓了、困了、害怕了、不舒服了、要媽媽了等等生理和心理需要都會用哭來表達。等孩子長大一些,會說話了,生理需要如渴了、餓了、不舒服等會用“說”的方式表達,而內(nèi)心的情緒如憤怒、傷心、害怕、委屈、生氣仍然會用“哭”來表達和宣泄。我們成人傷心、憤怒的時候不是也會哭嗎?如果此時你的親人無比理智地對你來一句“別哭了,有什么好哭的”,你會不會想揍他?縱然心中還有千言萬語,你還會找他訴說嗎?
下一篇:讓孩子做“不聽話”的小朋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才藝父母全陪孩子有壓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