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少成人容易犯“好為人師”的毛病,不懂美術的敢教孩子畫畫,不懂樂器的敢對孩子拉琴指指點點,不懂舞蹈的敢對孩子的舞姿評判一番,英語發音不標準的敢于教孩子說英語……不管做什么,成人總會覺得自己比孩子高明!
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家長指導過多,就會讓孩子喪失自己思考的能力,依賴于大人的指導。一位身在海外的媽媽留言說,她帶著兩歲多的兒子在戶外玩沙,她發現如果自己不指導,孩子就不知道怎么玩。她反思,可能是自己以前對孩子指導過多的緣故,導致孩子依賴于她的指導。后來她很希望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玩,但是孩子不愿意自己去嘗試新的玩法了。比如騎單車,孩子騎一下,騎不好就放棄了,不愿意反復去嘗試。
孩子不需要我們教,是不是可以什么都不管呢?不是的。如果什么都不管,就如同農民對地里生長的秧苗遭遇了大量的雜草而任其自生自滅一樣,那是種不出好莊稼的。
首先,我們需要創設一個有準備的環境,這個環境應該自由、寬松、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根據孩子那個階段的興趣創設環境,簡單地說,就是讓孩子在適合的時間做適合的事,這個適合就是以孩子的興趣為標準。舉例來說就是,孩子喜歡畫畫,家長就給孩子提供專業的筆、顏料和紙,不能因為孩子小、怕浪費就買一些便宜的紙,或者以為省錢買一些小張的紙,這樣會局限孩子的思維,影響孩子繪畫的感覺;孩子喜歡音樂,就給孩子聽各種經典的音樂,各種樂器演奏的、各種風格的音樂。再如,某個階段孩子主動做加法,就要給孩子提供可以擺弄的實物如小棒、石子、小籃子等,讓孩子自己擺弄;或者,如果孩子要求獨立自理,就要把家里的器具按照孩子的尺寸、高度來設計,比如洗臉臺的高度、坐便器或蹲便器的尺寸,書架和桌椅等家具的高度是否便于孩子使用和取放。
下一篇:父母度假要不要帶上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孩子選擇培訓機構要慎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