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孩子表現出對他人交往的恐懼感和厭惡感時,要耐心細致地與孩子交流,幫助他緩解緊張感,并為孩子創造交往的條件;當孩子出現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愿望時,要給予積極的鼓勵。
家長應該怎樣去培養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呢?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需要從多方面入手。
第一,激勵孩子的交往興趣和欲望。
家長應鼓勵孩子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和同齡人聊天、游戲、出游,絕不能借口文化學習重要而忽視孩子在這方面的實踐機會。當孩子出現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愿望時,要給予積極的鼓勵;當孩子表現出對與他人交往的恐懼感和厭惡感時,要耐心細致地與孩子交流,幫助他緩解緊張感,并為孩子創造交往的條件。無論如何都不能以保持家庭的整潔、安寧為由將孩子的朋友拒之門外。
第二,為孩子的人際交往創造條件、樹立榜樣。
良好的人際交往需要高尚的交往品質、正確的交往動機和一定的交往技能,在這些方面,父母都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
一位母親帶兒子參加朋友的婚禮,母親意識到,沒有同齡人和兒子玩孩子可能會覺得沒意思,在婚禮上成人間的嬉鬧游戲也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于是,她一面有禮貌地向主人問好、向其他客人致意,一面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關照孩子,向他介紹客人們身上值得學習的和有意思的事;告訴他一些婚禮的習俗;和他討論并交換對眼前發生的一些事情的看法。回家以后,孩子很高興,覺得沒有白去。而有些家長在這種場合或者只顧自己,或者忙于給孩子夾菜拿糖,不僅喪失了一次幫助孩子學習交往的好機會,而且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浸染到一些壞的東西。
第三,要重視人際交往所需要的心理素質的培養。
交往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和人格素養,例如善良、誠實、守信、真誠、開朗、率直、善解人意等等,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加以培養。
一位母親在處理自己的女兒與鄰座同學發生矛盾時的做法很值得借鑒。鄰座女孩家境貧寒,女兒很關心她,常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她。一天,女孩對女兒說,最近一位遠房叔叔到家里來了,叔叔很有錢,以后不要再拿東西給我了,這話說過后,女孩和女兒就很疏遠。
女兒從其他同學那里了解到,她根本沒有什么遠房叔叔,于是女兒很痛苦,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媽媽耐心地聆聽著女兒的訴說,告訴女兒和女孩置換一下角色仔細地想一想。在這個過程中女兒學會了理解,慢慢地懂得了什么叫做善解人意。
教會孩子人際交往的4點細節:
(1)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與同伴在一起,讓他們一起交談,一起分享玩具,一起做游戲,一起出去玩耍,一起做作業。
(2)讓孩子與同伴共同承擔一定的任務,并通過力所能及的活動努力完成它。
(3)鼓勵孩子獨立解決與同伴交往中的矛盾和問題。
(4)有機會可以讓孩子出門尋找勤工儉學的機會,讓孩子在社會中增強與人交往的能力。
下一篇:節假日是培養禮儀習慣好時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的意志力如何形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