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每個人都有想象力,只是由于被開發和培養的程度不同,一些人的想像力被扼殺了,而一些人則被很好地開發出來。所以,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捕捉孩子鮮活的思維,并保護孩子的想像力,而不應限制孩子的想像力,扼殺孩子的獨特個性。
一次,一位年輕媽媽向我歷數孩子的種種不是。她說,好好的報紙被兒子撕成一條一條,還興高采烈地展示給她看說,這是他做的“面條”!結果當然是不僅沒有得到贊賞,還挨了一通訓斥。
我對這位媽媽說,你不經意間的一通訓斥,可能就扼殺掉了一個未來的發明家,因為你的訓斥很殘忍地扼殺了孩子可貴的鮮活的思維。在孩子眼里,那些普通的紙條,是自己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面條”。一個4歲的孩子,有這樣豐富的想像力,難道不值得表揚和贊賞嗎?可是,做媽媽的眼睛只盯著報紙,只心疼好好的報紙被孩子撕壞了。殊不知,她“撕”壞的卻是孩子正在萌芽的創新意識和想像力。
所以,注意捕捉孩子的鮮活思維,保護孩子的想像力,父母自身的素質很重要。不僅要有敏銳的內心,及時捕捉到孩子頭腦中閃光的東西,還要有打破思維定勢、摒棄傳統思維的頭腦,這樣才能對孩子的獨特思維報以褒獎和肯定,而不是加以訓斥和扼殺。
女兒依依經常迸發出讓人意想不到的鮮活思維,好多事情現在想起來還記憶猶新。比如,她做紙飛機,最初也和常人一樣折出普通的飛機來,但是玩著玩著,她就琢磨開來:能不能讓飛機飛的時間長一點,慢一點落地呢?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孩子有了在飛機雙翼上加“降落傘”的創意。經過幾番實驗,“降落傘”——一片小塑料紙,被成功加到飛機雙翼上,并且經過調試,飛機終于可以緩緩降落,極大地延長了在空中“飛翔”的時間。
依依做的筆筒更有創意。你要是看到她的筆筒,第一反應肯定不會想到那是筆筒,因為那是3個“印第安”小人。從打算做筆筒開始,依依就極力想讓自己的筆筒與眾不同,這種意識就值得肯定。在對著3個小紙筒發了一會兒呆之后,依依開始動手。只見她一會兒畫,一會兒剪,一會兒貼,忙活了一通后,3個小人就誕生了。只見它們有的穿著花裙子,有的戴著漂亮的大檐帽,還有一個胸前別著一個可愛的卡通胸飾,每一個都顯得那么可愛。依依把3個小人并排放在書桌上,對我說,這是一家三口呢,“他們”要天天陪伴在一起。
從做手工這件事上,我敏銳地捕捉到,孩子有豐富的想像力,有具有獨創性的鮮活思維,于是及時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東子)
下一篇:好習慣決定孩子的一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良好習慣要從點滴抓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