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由于做生意早出晚歸,也沒怎么管兒子貝貝,貝貝6歲多了。可是近來發現貝貝喜歡拿我口袋里的零錢,開始我還沒有在意。只是前不久,朋友告訴我,說他們家孩子看到貝貝經常在幼兒園門口的小店買一些玩具或者零食,而且拿出的錢面額都很大。
上個星期我特意觀察貝貝,因為我中午吃飯會把衣服放在床上,那天我故意把10塊錢放在外面口袋,我發現貝貝趁我做飯時真的拿了那10塊錢,我特別震驚,真是不敢相信兒子會“偷錢”,他平時特別乖巧的。
我去幼兒園的小店問了老板一些情況,老板說貝貝經常帶幾個孩子來買東西,買了吃的都分給其他小朋友,還吹牛說自己爸爸特別有錢。
我現在特別矛盾,如果教訓貝貝一頓,肯定會很傷他的自尊心。由于自己平時沒時間陪孩子,每天很晚才回家,父子溝通的時間更少了,我猜想孩子是不是通過這種方式在拉近其他小朋友跟他的關系呢!真的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事情比較穩妥。
偷錢可能為交保護費
這個爸爸現在的慎重做法值得肯定。
先了解孩子的需求,他拿錢做什么——去買東西與同學、朋友分享。分享又能得到什么?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分享食品、玩具可能是比較直接、比較好的贏得友誼的方式。
其次,為了證明爸爸有錢,通過比較而獲得優越感。“我爸爸可有錢了”、“爸爸、媽媽都很愛我”、“我爸爸的官很大”。孩子在家庭得到的肯定、陪伴不多,本身的自信或許不高,因此需要外界的認同。
還有一種可能,孩子需要定期給某些孩子提供“進貢”來獲取保護。學習中曾經遭受欺負、別人以欺負他為由要求他進貢交保護費。假如是這種原因,孩子往往又不敢告訴父母、老師,這種恐懼感、不安全感,在他的一生會產生重大影響。
不要輕易貼標簽
因此,我想孩子真正的需求,可能不是錢而是被認可、需要安全感、獲得友誼等。
錢不夠用怎么辦?孩子之前可能以各種理由向父母要錢,如要壓歲錢、買本子錢等。倘若父母給錢是有條件的,孩子達不到條件就不給錢,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可能會斗膽私自拿父母的錢,可能每次都緊張、驚謊、自責、后悔。因為未被發現,而演變為經常。孩子總會選擇最有安全感的方式拿錢。
因此,別輕易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簽。表象上是孩子偷錢,其實是他需要花錢,花錢的目的可能是友誼、滿足感、安全感。孩子的其他需求假如能得到滿足,就可能不需要錢了,偷錢的行為也不存在了。
出了問題怎么辦?
一、不貼標簽、不責備,孩子可能只是做錯了事,并不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二、關注孩子心情,聆聽孩子的需求與真相;
三、將自己對孩子未經父母同意私自拿錢行為所產生的擔心、焦慮情緒感受,與對父母造成的影響,告訴孩子;
四、和孩子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商量,找到既能滿足孩子真正需求,又能滿足父母需求的方法。
當孩子有安全感后,也有機會呈現、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才能知道真相,孩子也才能敞開心,去聽聽父母的感受,而有產生改變的努力。假如父母以打罵、讓孩子長記憶的方式,或者裝作不知道,對孩子都難以達到健康的教育效果。 點點周刊記者 李義平
下一篇:讓孩子在“打架”中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分年齡段適度培養孩子財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