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喜歡探索周圍環境,幾乎是寶寶的天性,從出生那天起,寶寶就對周圍的一切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寶寶來說,探索不僅是他們對未知世界的一種態度,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一種手段。探索精神與探索能力不僅促進和體現了智力的發展,也是嘗試和創造的源動力。
因此,父母需要為嬰兒提供一種回應性環境,即一種能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和動作做出及時回應、刺激豐富的環境。如,對嬰兒的哭鬧和其他不適信號及時做出反應,經常與嬰兒說話、逗樂,給嬰兒抓取玩具或改變物品的位置的機會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嬰兒的興趣、信心和探索能力將不斷地得到發展。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的這種探索行為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如果能好好保護寶寶的這種天性,并對寶寶的探索行為給予正確的引導,寶寶就會在探索過程中掌握很多探究事物奧秘的竅門,父母就能為寶寶開啟一扇智慧之窗。
0~3個月的寶寶:這個時期,寶寶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由生理反射功能決定,因此他關注的重點是他自身。例如,寶寶喜歡在自己眼前晃動雙手、玩弄自己的手指等等。
4~12個月的寶寶:隨著寶寶視覺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任何在他抓取范圍內的東西都成了他努力探索的目標。此后,在各種障礙物中爬行、聆聽自己制造的各種聲音、躲貓貓和玩小球、往地上扔東西等等,這一切就成了他探究周圍世界奧秘的有趣游戲。
1歲~2歲的寶寶:隨著月齡的增長,開始用他逐漸發育的各種感官孜孜不倦地探索著周圍的世界,而他們的心靈則像一塊永遠吸不飽水的海綿。一個貼心的媽媽應該去滿足寶寶強烈而旺盛的感官需求,寶寶的感官用得越多、接受的刺激越豐富,其發育也就越完善,也就越敏感。2歲以內,不妨多讓寶寶嘗試以下這些事:
調動寶寶的耳朵:你不僅可以告訴寶寶那些經常聽得到的聲音,還可以把那些寶寶熟悉的聲音編成朗朗上口又押韻的兒歌,2歲以內的小寶寶對有韻律的聲音是很感興趣的。如果你能這樣做,就可以在提高寶寶聽覺敏感性的同時,再為寶寶的語言發展加分。
調動寶寶的眼睛:周圍的一切對寶寶來說都是陌生的、有待認識的東西,不論身上的還是身外的,不論是室內的還是室外的,不論是天空的還是地面的,不論是近的還是遠的,不論是人還是物,不論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不論是大的還是小的,不論是什么顏色的……,只要你叫寶寶去看,寶寶就會去注意。越是寶寶原來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會越加敏感去關注那些未知的東西。
調動寶寶的觸覺:這一時期,寶寶手指頭和大拇指的運用技巧大大提高,他們可以輕松地拿捏其物體,對物體嘗試進行各種操作。這種來自小手能力的變化使他們非常渴望改變和控制周圍的事物。如果你經常允許寶寶拿一拿那些不存在安全隱患的東西,比如一只皮球、一只塑料碗、一只紙盒子、一張餐巾紙、一把扇子、一只空塑料瓶、一片擦干凈的大樹葉……,豐富的操作體驗加上視覺經驗會讓寶寶對他周圍的世界有更多的體驗和認識,他也會越來越習慣于對感興趣的東西伸出小手,示意你拿給他。
2~4歲的寶寶:及時發現并誘導寶寶的探索行為,寶寶一些看似淘氣的行為其實就是他努力探索周圍世界的體現。兩歲左右,寶寶不僅有了更加靈活的小手、會行走的雙腿,還有了一張會說話的嘴巴,爸爸媽媽這一時期要做的就是幫助寶寶一起認識世界。比如,寶寶可能在牛奶中加入果汁、食鹽、冰塊,或者任何他能想到的東西,來繼續他的探索行為。當發現寶寶有這樣的行為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浪費了牛奶或者弄臟了衣物而輕易地阻止寶寶的探索行為,而應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寶寶朝著更加深入的方向探索。比如,父母可以為寶寶準備更多的材料,讓寶寶嘗試,也可以為寶寶提供更多探索的線索,讓他做多方位的嘗試。
4~6歲的寶寶:引導寶寶通過觀察與嘗試去探究事物奧秘。這個階段,無論和寶寶一起做什么,父母都可以就當時的場景與情景提出一些問題,誘導寶寶對周圍環境與事物發生興趣,同時也通過父母有意創設的一些問題來引導寶寶掌握探究事物奧秘的方式與方法。每一個為什么都是寶寶對事物的原由或目的的想象,每一個怎么樣都是寶寶對事物發展過程與機理的思考。當寶寶問為什么時,父母往往可以隨口解答,但當寶寶進一步探求事物之間的關系而提出為什么時,父母的回答就要慎重一些了,最好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深入淺出地給予解釋,甚至有些問題可以暫時不給出答案,而僅僅提出一些建議,讓寶寶自己去觀察和動手驗證。
有條件的話,可多給寶寶創造些親身體驗的機會,如在節假日帶寶寶出去旅游,引導他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增長各方面的知識。在睡覺前,父母可以講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讓他們看一些畫冊、幼兒讀物等,并從中提煉出一些問題,讓他思考解答,開闊寶寶的眼界。
學會細心地觀察事物是寶寶探究事物奧秘的基礎,親自動手嘗試則是寶寶化解內心疑問、探索事物發生和發展變化之間因果關系的可靠途徑。
下一篇:優秀學生從自己理書包開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我和笑笑“繞不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