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來,遼寧一名9歲男孩的演講視頻在網上熱播,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等領域,其父打算把孩子培養成“演講家”;還有一名6歲兒童炒股賺了一大筆錢,父母說要把她打造成“炒股天才”。對于這些“造星”式家庭的教育,輿論莫衷一是。
的確,現在不少家長的教育觀崇尚“才能論”和“分數論”,很希望孩子變成小天才,在某個領域獲得成功。很多孩子3歲就開始學彈鋼琴,證書一級一級考上去,每周都要上課,每天要彈兩三個小時以上。還有家長追冷門,不問孩子是否有興趣,讓他們學圍棋,定下職業棋手的目標,強迫孩子堅持。至于“分數論”,則更普遍。
照著成功模式培養孩子,其實是培養標準出了問題,即單一化。其實,孩子成長有很多評判標準,比如說人品是否高尚,行為是否有創造力,有沒有吃苦精神等,而不僅僅是考了高分、成了“小小××家”。
相比之下,一些名人的“育兒經”就很實在。李開復在女兒進入大學后,并沒有要求她“找一份高薪工作”,而是告訴她要“多交幾個朋友”、“以誠待人”;新東方“掌門人”俞敏洪沒有讓兒子參加各類輔導班,沒有對他的學業有所要求,而是鼓勵他“學會快樂生活”、“做一個善良勇敢的人”。
一位母親曾跟筆者說:“如果時光能倒回15年,我只希望女兒成為一個正常、幸福的人……”因為她的“苦苦相逼”,讀高中的孩子由于達不到父母要求,進而抑郁厭世。
有首老歌唱得好:成功的路兒不止一條。希望家庭教育回歸單純,變得簡單些,擁有陽光的性格和高尚的人品,這才是孩子人生的最大財富。
下一篇: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識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爬爬山磨練孩子的意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