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的抽屜里有一個月餅盒,里面放著一些字條。每隔一段時間,便和兒子一起整理。那是我們母子最幸福的時刻,因為那些紙片都是兒子的感謝條。
兩年前,兒子6歲,正是人們說的雞狗也嫌的年齡。對他的頑皮我也極力忍讓,但兒子卻絲毫不領情。為他付出很多,不但得不到認可,有時甚至讓他反感。
那天我為他買了最喜歡玩的游戲光盤《劍俠情緣》,可怎么也安裝不上,兒子急得哇哇亂叫,非讓我跑老遠的路去換。最后我們協商到曉靜阿姨家玩,她也是個劍俠迷。兒子玩游戲時,我把心里的煩躁講給曉靜聽。曉靜說也許她哥哥房東的做法會對我有啟發。曉靜的哥哥在德國留學,他的女房東是個聰慧和藹的母親,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女房東一個很有意思的做法是讓孩子們每晚睡覺前都要留一張簡單的感謝條,內容不限,可以感激一個人也可以感激一件事,只要是讓他們有幸福感的都可以寫進來——房東家的那兩個孩子都很樂觀善良而且好客。
想想很有道理,雖然為孩子付出從沒想過要什么回報,但至少應該讓他們明白為人父母的辛苦。從那天起,我試著讓兒子每天睡覺前寫一份簡單的感謝條。
每晚寫感謝條之前,兒子會把他認為當天最開心的事講給我聽,讓我更加了解他的心思。感謝條的內容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事兒,都是平時一些點點滴滴的體會。諸如“今天爸爸帶我去游泳,水很溫暖”、“媽媽新買的鮮花真漂亮”、“奶奶給我做了好吃的韭菜盒”等等。日復一日,兒子似乎長大了許多,漸漸體會到了別人為他付出的辛勞。
小小感謝條讓兒子每天都能發現瑣碎生活中點滴的幸福。兩年過去了,兒子的感謝條整整裝訂了4大本。他也長成了一個懂得心存感激尊重、體貼父母,善待朋友的小少年。
下一篇:“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