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培養孩子成功習慣,教育專家認為要遵循以下原則:
1、培養自信,先易后難。“人無自信心,則不能成功。自己以為我不能成功,則始終是無希望的失敗者。人要成功,非有自信心不可。欲有自信心,又非平日養成‘成功的習慣’不可。”怎樣養成自信心呢?專家認為,要象老貓教小貓捕食那樣,開始時將比較容易的工作給兒童做,使其體會到做事的成功和樂趣,然后逐步加大難度,讓兒童伴隨成功長大。
2、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專家認為,人不能做自己能力所不能為的事情,兒童由于能力弱,更應該如此。他說,如果讓兒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他們往往感受到的是失敗,一次兩次無所謂,但多次或更多次的這樣做而不加限制,兒童就可能銳氣退減,以為自己不能勝任任何事,就可能放棄嘗試,成為一個木呆的人。所以,我們不必拿兒童所不能做的事強迫兒童去做,兒童做事成功,然后可以做更難的事,因為有了先前成功的體驗,更難的事情就不怕了。
3、鼓勵成功,慎用獎懲。專家認為,要經常鼓勵兒童,哪怕他們做錯了事情;而不要用失敗去懲罰兒童。他說,一個教育孩子的人,應該時時列舉兒童的優點鼓勵兒童,而不要尋覓兒童的錯處。獎勵其成功,就可以免去其失敗;如果已經失敗,還用失敗去懲罰兒童,就好象是促使一個病人迅速死去。他引用教育家的話說,“在教育管理上,不赦之罪,只能使兒童不能做或做不好。”
4、因材施教,善待特殊兒童。專家認為,兒童的個性和天賦是存在巨大差異的,在成功習慣的養成重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尤其是要善待哪些發育有缺陷的低能兒童。他說:“固然,天地間無絕對的成功,亦無絕對的失敗。但是習慣既是如此,失敗者總以為己不如人,成功者總以為人不如我,一則根據平日之實驗,而自信心堅強,以為事無不能成功,因之傲物凌人;一則事失敗,不敢嘗試,因無自信心,因之無事不以失敗者自居,并且不知道考驗自己的失敗,修正自己的弱點,再圖成功。故了解兒童的個性,給以相當的課程,與以相當的勉勵,尤為教育家所應當注意的。”
下一篇:做“不知道”媽媽培養探究寶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找個“對手”強化競爭意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