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春天種五谷一般都要施肥,女兒6歲時,我把她帶到農村看糞坑和觀察施肥過程。同時給她講解農家肥是把人、動物的糞尿和植物的稈、葉、草木灰等填到坑里,經過發酵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下變成腐爛發臭的腐殖質,然后耕地時把糞肥埋在土中,增加土壤肥力。這其中蘊涵著深刻的自然循環道理,土壤生長植物,植物養育動物,而動物的尸體和排泄物又在微生物作用下變成腐殖質成為土壤的一部分,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長!這是一個很好的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腐殖質→土壤的關系圖!所以老百姓都說:“萬物土中生,土中化!”孩子雖然只有6歲,但如果這一過程全部看清楚,也是可以理解這個循環過程的。如果有條件,可借助顯微鏡讓孩子觀察微生物的分解,真正理解植物腐爛的事實。
兒歌:
植物動物有機體,還有人畜尿和屎。
一同埋在土坑里,細菌分解來發酵。
爸爸鏟起農家肥,
樂園小博用鼻聞。
兩人笑得樂彎腰,
一股臭氣撲鼻熏。
爸爸笑著把話提,
人嫌糞臭莊稼喜。
農民不怕臟和累,
我們長大要學習。
春天是下種的季節腐爛變成腐殖質,撒到田里莊稼好。
讓孩子參觀的過程也是講解的過程。孩子在和我一起編兒歌的過程中,也自然就熟悉了有機體、植物、動物、腐殖質、微生物等概念。沒想到女兒突然說:“那植物吃屎,人吃植物,不等于人吃屎嗎?”我聽后瞠目結舌,半天才解釋說:“植物吃屎后長出的果實已經和屎的本質不同,不能等同于屎!”
下一篇:美國家長引導寶寶學地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自信心是幼兒上進保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