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中,許多孩子都喜歡搜集各種廢舊物品作為自己的玩具。糖紙、易拉罐、吸管、牙膏盒、塑料水管等,都能成為他們的“寶貝”。孩子收集“破爛”值得不值得鼓勵?家長應該如何做,更利于寶寶成長呢?
家有寶寶愛“破爛”
前幾天,趁著雙休日的時間,馬女士想把家里徹底整理一番。一些沒用的東西,她就順手扔在了客廳的地上,想等會兒一并處理。可等馬女士來收拾這些廢棄的物品時,卻發現其中的一大半已被女兒看中藏了起來。馬女士拉開女兒房間的儲物抽屜一看,哇,整個一“垃圾箱”:糖紙、化妝品空盒、塑料空瓶、牙膏盒、易拉罐……家里丟棄的甚至已經進了垃圾桶的許多廢舊物品,不知什么時候被孩子當寶貝一樣收藏起來。馬女士想順便也清理一下女兒的雜物,但女兒立即大叫著撲上來,這也不肯丟,那也不能扔。馬女士對此哭笑不得,“我女兒可真是一個‘破爛王’!”
其實,不只是馬女士的女兒愛收集一些廢舊物品。生活中,許多孩子都喜歡搜集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作為自己的玩具。在孩子們的眼里,物品沒有所謂貴賤之分,只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區別。大人眼里的“破爛”在孩子看來可能就是好玩的、有用的東西,它們甚至可能比買來的昂貴玩具更能激發孩子探究與活動的興趣,擺弄起來也更有樂趣。
保護孩子收集熱情
金色搖籃嬰幼園育兒專家認為,孩子收集“破爛兒”,說明孩子正在用心觀察生活、發現生活,收集的背后是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因此,家長應該保護孩子的收集熱情,小心呵護這種美好的精神萌芽。“當孩子收藏的‘破爛兒’與自己家里豪華的房間不協調時,家長不要氣急敗壞;當孩子拿著自己的電動玩具去換同伴的一只破鼓時,不要責罵孩子太傻;當孩子鄭重守護的寶貝弄臟了他新換的衣服,也不要訓斥孩子。因為責罵和訓斥只能無情地扼殺孩子對生活的熱愛、對世界的探求。”
幫孩子收集利用
家長雖然應鼓勵孩子收集“破爛”,適當保護孩子的收集熱情,但是應了解并不是任何東西都可以收集,而收集來的東西也不是存放起來就可以,只有讓孩子利用好這些東西才有意義。
確保安全無害。孩子認知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豐富,不能準確地識別物品中的安全隱患,家長要為孩子把把關。對于有銳利切口的金屬部件、外表毛刺粗糙的木制品、注射器的針頭、碎玻璃等物品,父母應首先肯定孩子的收集熱情,再把安全隱患告知孩子,讓孩子去尋找類似的安全替代品。有些物品,家長要預先提示孩子如何正確使用,如塑料袋不能套在頭上以防窒息;小顆粒不能塞進口、鼻、耳內,以防異物入體;干燥劑不能濺到眼內,以防傷害眼睛等。
提供收集條件。給孩子準備一個大的整理箱和幾個小抽屜,讓孩子按物品的大小分類擺放,并督促他定期整理,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收集熱情,又能保持家居的整潔美觀,孩子的計劃性、條理性、調控力也得到了鍛煉。
陪伴孩子游戲。孩子收集整理“破爛”,并玩這些東西時,如果有父母的參與,不僅樂趣大增,親子感情也會隨之升溫。
引領孩子探索。有時候,孩子面對收集的“破爛”可能也“玩不出名堂”,這時就需要家長的點撥與指引。例如,孩子搜集了一大堆的牙膏盒、肥皂盒,家長可以啟發孩子,可不可以把兩支牙膏盒粘在一起制作望遠鏡?三四個牙膏盒剪貼起來是不是能制作多用筆筒?孩子多動腦思考,多動手嘗試,就能體驗到“變廢為寶”的樂趣。
下一篇:用“三無原則”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智商高的孩子朋友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