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為什么這樣說。
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
第一,兒童生命成長的法則究竟是什么?
第二,我們為什么要讓孩子早早地認字?
我們先討論第一個方面。0-6歲的兒童,必須在生命的頭6年中,學會把握這個物質世界的基本秘密,創造一個自我。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哲學問題,但它表現在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表現在孩子的每一個行為和感覺上。
首先,從孩子把自己和這個世界分離開始。孩子出生時,和這個世界是渾然一體的,和自己也是渾然一體的。例如,兒童所看見的,他認為和自己是一體的;觸摸到的,他也認為和自己是一體的;兒童甚至不能區分自己身體中各部分的功能。所以兒童要用6年的時間,更確定地說是7年,兒童必須借助于外在的環境,依靠生命內在的覺醒,依靠感覺,逐漸地把自己和這個物質世界剝離開,把這個物質世界中的此物和彼物剝離開,把自我的一切剝離出來,并且,建立自己與自己之間的關系,自己與別人之間的關系,物與物之間的關系,以及自己與物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是生命成長的自然法則所預定好的,誰不遵守這個法則,誰就要承擔不遵守自然法則而導致的后果。
其次,兒童必須在這7年中,創造出一個自主的內在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就是自我。兒童兩歲時,自我意識開始出現,兒童以占有“我的”物質開始,到語言說“不”來確定“我”和我之外的物質之間的不同,最終到區分出“我”“你”“他”,逐漸地將自我創造了出來,建立了情緒的、感覺的、心理的、認知的、精神的內在環境,造就了一個在意識上獨立自主的自我。這一部分,對于人這種生命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在0-7歲前不能建立,人就會淪喪在更低的生命層面中求生存,這就是生命成長的法則,也是兒童在0-7歲期間最重要的使命。這一點,卻被我們長久地忽略了。
你認為這樣一個生命的巨大工程,對于一個弱小的生命而言,還不夠艱巨嗎?
文字,是這個物質世界的符號,即使兒童到了5歲時有了認字的愿望,也是把它當作和物質一樣的存在物來看待的,比如一個符號,一個繪畫,一個涂鴉……繼而他們又會發現,這個符號原來與可觸摸的東西是可以配對的,這個配對會給孩子帶來欣喜。
如果是自然狀態,你不會看到有哪一個孩子,會把文字以成人認為的那種文字的意義來學習。這正是這個時期兒童生命的特征,所以,如果說5歲有一個認字和書寫的敏感期,也只意味著和孩子認識這個物質世界的其他東西一樣,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不能夠用文字把孩子局限在脫離現實的書本世界里,因為兒童這個時候成長的是生命,建構和創造的是自我,而不是用如此珍貴的時間,來學習一個技能。
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什么我們非要讓孩子認字?為什么我們非要把小學的內容下放到幼兒園,把中學的內容下放到小學?我們要問的是,我們基于什么樣的動機這樣做?是基于恐懼?是基于對未來的擔憂?是基于跟隨潮流?還是基于把生存問題提前壓到了孩子的身上?當我們能夠清楚地知道我們這樣做的動機時,答案自然就出來了,我們要不要這樣做,自然也就知道了。
反過來我們再問一下,我們對孩子有多少了解?對人這種生命的成長過程又有多少了解?我們還要問一下,我們怎樣做對我們的孩子更有幫助,更有支持?將來,在他18歲走向社會的時候,他究竟是依靠什么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并創造自己的生活?是依靠強大的人格力量和心理力量,還是依靠提前學會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知道,通過創造自我建立強大的人格力量和心理能量,是0-6歲成長的主旋律,錯過了這個時期,也許這一輩子都無法再彌補;而孩子自然發展到該學習與認字的階段,兒童會輕松愉悅地學得很好。如果錯位,我們將會付出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的代價。文/孫瑞雪
下一篇:激發孩子創造力的七種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教有比識字更好的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