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推遲欲望的滿足
我們不妨先從華爾街本身說起。那些優秀的投資家,都屬于華爾街上最成功的人。投資家有兩大基本素質:第一,知道推遲欲望的滿足;第二,知道如何審慎地冒險。這其中的第一項,不僅對投資家,對幾乎所有的人都是成功的關鍵。
家長大概都見過這樣的孩子:他或她在吃飯時,把最好吃的東西留在最后吃。孩子兩三歲就可以發展出這種能力。家長稍加點撥,這種餐桌上的小心思就演化成了投資家的智慧。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不過,這種無條件的愛弄不好會在早期誤導孩子。比如,家長對孩子無償的給予,會使孩子覺得缺了什么都可以找大人要,自己不去想東西是怎么來的,沒有計算,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也不知道珍惜所得到的一切;以后到了社會,如果還有這樣的觀念在潛意識中作怪,就容易導致事業的失敗。解決的辦法,是讓孩子覺得是在花自己的錢。比如去餐館,孩子都愛要飲料。如果家長宣布:“你不喝飲料,我就把省下的一塊錢給你”,許多孩子就不喝了。他或她意識到那是在花自己的錢,希望節省。這豈不就是資本積累、日后投資的第一步?
教孩子理財
我的孩子出生時,家境貧寒,萬事都要精打細算,所以孩子很知道節省,買東西本能地看是否減價。許多家長則在孩子上學后,教孩子使用減價券,省下來的錢可以按一定比例給孩子。這樣也順便讓孩子利用減價券的換算訓練數學能力。我們嫌太麻煩,還沒有去做。不過,這未嘗不是一個可以考慮的辦法。當然,僅僅想方設法地省錢還不夠。孩子還要知道如何投資。于是,從五歲開始,我們開始給女兒零花錢,一個月一塊,她可以攢起來買玩具,也可以一直存下去。結果,她一分錢也沒有花。另外,她玩時弄壞了窗簾,我們花三塊錢修好。她又弄壞了。媽媽立即告訴她:“下次再弄壞,拿你的零花錢修理。”她從此再也沒有把窗簾弄壞。
我們在開始給孩子零花錢的同時,還帶著她到銀行開了一百元的賬戶,以讓她了解利息的知識。銀行適應家長的教育需求,有專門的兒童賬戶,最低存款額非常小,只有 1% 的利息。可見許多美國人放在 4% 以上正常的利息不要,專門拿出些小錢用1% 的利息教育孩子。女兒到銀行開戶時,銀行人員服務殷勤周到,還給了她個小禮物,使她自我感覺格外良好,日后每次走過銀行,都驕傲地說:“這是我的銀行!”一年下來,還要教她查看利息。當她看到一百塊變成一百零一塊時,驚喜得難以自信。這是她第一次領教到投資回報的滋味。
后來她告訴媽媽:這筆錢她一分錢也不會花,要存起來上大學。不過,有一個例外:如果家里有困難,需要她幫助,她會把錢都拿出來。當時她媽媽聽了,感動得差點暈倒。女兒知道家里只有爸爸工作,而且有時要干“兩份工作”,很辛苦,曾問媽媽“我們怎樣才能幫助爸爸?”她還說她偷偷看了我們的錢包,知道家里沒有太多錢,讓我們笑得前仰后合。此事變成了我們教育孩子的“ 優勝記略”,常對朋友講。這就是讓孩子早接觸錢的好處。孩子不管怎么算錢,也沒有把錢本身當作絕對價值、變成了財迷,而是把家庭看得更重要。自始至終她都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對他人的責任。許多美國人認為,零花錢從三歲就應該給。 薛涌
下一篇:根據自身特點真正“進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照顧弱小讓孩子養成好品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