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凌晨,我從噩夢中驚醒。夢境是這樣的:我帶著周周到一個醫院看病,醫生是一位非常和藹的老太太。看完病后,我們到醫院食堂吃飯,我打完飯一回頭就不見了周周!我嚇壞了,趕緊四處找,把醫院里面找遍了,還是沒能找著。我腦海里冒出一個念頭:只有幾秒的時間,莫非是被人販子拐走了?我掏出手機撥打了110 報案,接著發瘋似的跑上大街尋找。怎么也找不到,我急得大哭起來,對著茫茫人海,我大喊:“快點找啊,快點幫我找孩子呀……”喊完這一句,我驚醒了,醒來后發現我的手放在周周的小屁股上。當我清醒過來,發現這是一個夢,我眼淚都出來了!
我是一個輕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記得小時候,只要看見我媽媽躺在床上睡著了,我就會突然生出一絲恐懼:媽媽是不是就這樣死了,永遠不醒來了?媽媽出門,如果較晚沒有回來,我就開始心慌慌,經常在黃昏的時候跑到村口,向遠處張望,盼望能看到媽媽的身影,一定要等到媽媽才放心。
成年后,我的具體“癥狀”有:有些庸人自擾,凡事喜歡往壞處想,譬如懷孕的時候有先兆性流產,我陷入了重度焦慮之中,每天惴惴不安,唯恐保不住胎兒;容易焦慮,偶爾做噩夢,我擔心的事情就會出現在我的夢境中。
其實我既沒有生活壓力,也沒有工作壓力,婚姻幸福穩定,可我為什么還是會缺乏安全感呢?我知道人的很多特質比如性格、習慣及心理品質等,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我想一定是童年的經歷影響了我,造成安全感缺失。
小時候,母親對我們是極為苛刻的,不允許我們出一點錯,如果出錯便非打即罵,甚至罰跪。記得那是一個下雨天,路上很泥濘,我的鞋子上沾滿了泥巴。我用力甩,想甩掉鞋子上的泥,沒想到把鞋子甩了出去,掉進了小河里。媽媽看見了,劈頭蓋臉地罵了過來。我覺得很羞辱!還有一次,我和弟弟在谷倉上玩,谷倉大約有兩米高,弟弟把我推了下來。幸虧是泥巴地,我摔得并不嚴重,就是摔起了個包。母親回來后,不問青紅皂白,給了我們最嚴厲的處罰:罰跪。我們足足跪了大半天!從谷倉墜落就讓我受到了不小的驚嚇,然而,等待我的不是寬慰而是罰跪。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只要我不小心有個小失誤,我的心里就會惴惴不安、誠惶誠恐。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特別是3歲之前是一個人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很多人生活缺乏安全感往往是這個時期出的問題。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特別關愛孩子,孩子一生都會特別有安全感。我想我的安全感缺失就是因為兒童時期沒有得到父母真正的關愛吧。寫下這些童年舊事,并不是表達對我母親的不滿,我知道她很愛我,只是她不懂得要怎樣來愛我。就如現在的大多數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不懂得要如何去愛。
下一篇:孩子在學前班處于被動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