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領著四歲的三豬到朋友蘇珊家玩,蘇珊的兒子和三豬是好朋友,她還有個六歲的女兒露易絲上一年級。
正好露易絲的同學瑪麗也在她家,四個孩子一起玩。過了一會兒,瑪麗發現架子上有個糖果罐子,就問蘇珊可不可以吃。
蘇珊說可以,但是她家的規定是每次每人只能拿兩塊。
于是四個孩子興高采烈每個人都選了兩塊糖。
不一會兒,露易絲過來說:“媽媽,瑪麗多拿了糖果。”瑪麗的解釋是:“你們家的糖很好吃,我想帶幾塊回去給妹妹。”
蘇珊和顏悅色地說:“我們家的規矩就是每次只能拿兩塊,你也只能給妹妹帶兩塊,如果她喜歡,下次你領她一起過來吃。”
瑪麗不情愿地放回去兩塊。
我們繼續聊天,卻發現瑪麗又偷偷地打開糖果罐抓了幾塊糖。蘇珊走到瑪麗身邊說:“瑪麗,每家都有規矩,露易絲到你家玩要遵守你家的規矩,而你到我們家里來玩,就要遵守我們家的規矩,所以你不能多拿糖果。你可以經常來玩,每一次都可以吃,但每次都只能吃兩塊,明白嗎?”
瑪麗再一次把多拿的糖果掏了出來。
蘇珊對別人的孩子一視同仁的做法給我很大的觸動。一般的中國父母,對待來家里玩的孩子都要寬容些,即使他們的行為有點差池。
蘇珊說:“我的原則就是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如果露易絲發現瑪麗在我們家可以不遵守規矩,那么她也就有樣學樣,覺得規矩是可以隨便打破的。”
所以對自己的孩子來說,規矩立了誰都要遵守,不能隨意通融,否則以后就難有說服力了。
下一篇:旁聽丹麥小學的“性教”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會交際禮儀做可愛寶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