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周一到周六要工作,周末的時間用來照顧妞妞。妞妞的癡纏有時讓我疲于應付,心想著假如她能夠獨立閱讀該有多好,我就可以從陪讀狀態中解放出來了。
妞妞的復讀機時代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別看那時妞妞能夠將幾本書念得滾瓜爛熟,但書里的字單個指著讓她認,她是認不出兩個的,最多就認識“一”。可以說,妞妞那時只是個復讀機,她接收的是書里的彩色圖片,而不是書里的文字。只要翻到相關的圖片頁面,上面的內容就會從她的嘴巴里“復讀”出來。
我一心想著要“解放”,識字卡片是現成的,與小小口袋書一起擺放在床頭,而妞妞對它們卻是一屑不顧。
三顆糖的功勞
大約是2009年1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晚上,我又一次強迫妞妞認字未果,懊惱中想起剛買回來還未拆封的橡皮糖,一個念頭在腦際電光火石般閃過:來硬的不行,就“利”誘吧。“電光火石”閃過后,我跑到客廳去拿了三顆糖,再跑回房間數了十來張識字卡片,對著妞妞攤開左手掌心:“來,寶貝,如果你將媽媽手中的這些字認完了,你就可以吃掉這三顆糖。”
妞妞因為書被我拿走而有些不高興,但看到我左手上的糖果時眼睛就發亮了。因為想得到糖果,她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識字卡片上,十個左右的字,我輪流著給她認,認的時候先給她念每個字的發音,然后每個字附帶著上兩三個詞讓她一起念。三趟來回,十來個字,妞妞基本上都能記得住,沒有記住的會被篩選出來重認,直到會認為止。
從懷疑到意外的收獲
妞妞的識字工程就這樣從橡皮糖的引誘中開始了。從開始認字的第二個星期起,每個周六晚上我都帶妞妞去家附近的購物商場買回一袋橡皮糖,這橡皮糖有著各種口味,樣式繁多,且多是妞妞喜歡的卡通樣式。妞爸怕妞妞像他小時候那樣吃糖吃壞了牙齒。在妞爸的擔心中,我也開始懷疑我的利誘引導方式是否用錯了——最起碼,“誘餌”用錯了,不應該用橡皮糖。
因為擔心,所以給到妞妞手里的糖果只是她認字時應得的獎勵,每次都是三小包。那個時候妞妞喜歡用“三”這個數字——看同一首Flash兒歌要看三遍,吃小零食的數量要三個。不認字的時候,她是不能去吃那些糖果的。
但是妞妞是個喜歡分享的孩子,她認字得來的獎品,往往在拆開包裝的時候,先是拿起其中的一顆放進爸爸或媽媽的嘴巴里。每個周日下午,送妞妞回奶奶家的時候,會讓她帶上剩余的糖果,分給在奶奶家同住的堂哥、堂姐、表姐們吃;沒有帶去奶奶家的,也被我和妞爸分吃掉了。在糖果量被控制和妞妞樂于分享的情況下,被妞妞吃進肚子里的橡皮糖為數并不多。并且,在持續了七八個星期以后,妞妞識字的習慣已經被養成了,每次完成認字任務后,我都抱住她給她的小臉上來一個響亮的親吻,這也讓她開心不已,不再去計較有沒有橡皮糖獎勵了。從那以后,買橡皮糖的次數便少了起來,到現在甚至不買了。
四個多月后,妞妞被我們直接送到幼兒園中班下,年齡比班上孩子低,卻也還能跟得上所學的語言識字課程,正是那些她已認完的識字卡片替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篇:怎樣去安撫孩子的恐懼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增強孩子自信心的六個高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