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孩子發現他可以向父母施加壓力,以滿足自己的不合理、不公平的要求時,這會讓他們習慣性地產生負罪感和變得脾氣暴躁。他們感覺到這是不對的,應該對父母表現出更多的尊重,他們需要界限(正如我們都需要界限)。矛盾的結果是,他們進一步施壓,潛意識中希望最終發現父母的一些底線。而當孩子被鎖定在對父母要求過高的親子關系中時,他們可能會失去全面充分發展自己獨立性的機會,比如主動、勤奮、創造力和責任感。
隨著他們漸漸長大,這些孩子與人愉快相處和與其他孩子共同游戲的能力也許會不再發展。當他們在學校里與其他孩子在一起時,漸漸感覺到自己不受歡迎。他們有可能變得聰明起來,認識到自己的自私,并作出調整,至少和自己的同齡人在一起時有所收斂,也有可能繼續和同齡人對抗。
這對父母來說也很難過,當他們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無力抗拒時,他們在說“不”和妥協之間猶豫不決。哪個選擇都不能讓他們安心。他們說“不”之后,會因為覺得自己那么小氣而心生自責;如果他們妥協了,又容易因為自己缺乏堅定信念、那么容易被打敗而感到后悔和心生怨恨。
這種優柔寡斷不僅損害了父母認識界限的能力,也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動搖和破壞了整個親子關系,剝奪了其中的快樂、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和家庭中應有的舒適自在。
這個話題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告訴父母應該給孩子買多少東西,因為每一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我是想幫助那些感覺到自己溺愛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健康的愛的方式,也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快樂。
父母如果足夠幸運,不存在內疚自責或唯命是從的教養方式問題,就不需要假裝嚴厲或為此糾結,他們只要對自己有清楚的了解就行。當孩子要求買些東西或請求某種特權時,他們并不是立即決定要不要答應,而是高高興興地向孩子解釋,那個東西太貴了,除非把它當做一件生日或是節日禮物,或者除非孩子愿意用零花錢或做家務來承擔一部分費用。
父母的愉快情緒和毫不猶豫給孩子的印象是:父母是認真的,而一個怒氣沖沖的回答則表明父母內心已經在發生沖突。我相信大部分孩子能遵守那些父母真誠明確地認定為正確的事情,讓他們吵鬧和糾纏不休的是他們發現父母的遲疑不決和優柔寡斷。
你會說,我通常都是猶豫不定的呀。但是,那并不意味著你不能改變。首先你要試著找到是什么原因,讓你對孩子表現出唯命是從或心存內疚,然后,不論你是否找到原因來解釋這種情況,你都要練習果斷而溫和的定力。
當你翻開新的一頁時,你不要期待情況馬上變得完全不同,你必須接受逐漸的改善,伴隨著時好時壞。甚至當你已經能很好地處理問題時,也不要期望孩子立刻會作出回應,他們暫時還會試圖堅持原來的一直有效的施壓方式,但是只要你堅持到底,他們會明白的。
下一篇:不可不知的4個情商謬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世紀 我們如何做父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